青海增添稀有鳥類新記錄
22日,記者從青海省玉樹州官方獲悉,近日,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明研究團隊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展鳥類調查時,觀測到1只大型鳥類,通過查閱《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中國鳥類圖鑒》等資料,根據其外形特征并經專家核實,確認該鳥為鉗嘴鸛,是青海省鳥類新記錄。
圖為鉗嘴鸛。王建民攝
鉗嘴鸛,鸛形目鸛科,是“三有”保護動物。鉗嘴鸛廣泛分布于從南亞到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主要棲息于濕地生態系統,我國于2006年在云南大理首次記錄到鉗嘴鸛。隨著各地對遷徙水鳥調查監測的不斷深入,又相繼在貴州、廣西、四川、江西、廣東、陜西等地區記錄到該鳥。
此次記錄到鉗嘴鸛的區域海拔超過3800米,為該物種分布最高海拔紀錄,填補了鉗嘴鸛在高海拔地區的分布空白,進一步擴大鉗嘴鸛在我國的分布范圍。
根據現有研究表明,鉗嘴鸛的分布和擴散主要與食物、溫度等因素有關,其種群數量近幾年呈現急劇擴張,推測我國分布的鉗嘴鸛種群可能多是從泰國擴散而來。目前,鉗嘴鸛擴散到玉樹地區的生態學意義尚不明確,推測為迷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瀾滄江影像何以成為“生態高地”青海“金名片”
8月21日,頗受社會關注的“同飲一江水 光影耀瀾湄”2023瀾湄國際影像周,即將在瀾滄江-湄公河發源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啟幕。 [詳細] -
青海果洛:有機草場認證面積達2752萬畝 生態畜牧業“畜”勢勃發
“全州有機草場認證面積達2752.24萬畝,67.9197萬只牲畜獲得有機認證,有機認證主體共12家,39種肉產品、牦牛奶、蕨麻和冬蟲夏草等特色資源取得有機認證。”[詳細] -
青海生態研究專家:以科技助力 推進高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仍然面臨草地退化、冰川及凍土面積萎縮等生態風險。”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新全表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