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藏迎客來
巍峨屹立的珠穆朗瑪峰 。
游客在米林市派鎮乘坐熱氣球俯覽雅魯藏布大峽谷。
5月25日晚,一輛滿載486名黑龍江游客的專列從哈爾濱東站發車,向西藏方向駛來。到達拉薩站后,旅客們換乘旅游大巴,飽覽拉薩、林芝、日喀則等地的高原風景和人文風情。6月2日18時許,日喀則舉行“龍藏號”專列旅游團歡迎儀式,各族群眾載歌載舞,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
“龍藏號”旅游專列項目,是黑龍江對口援藏干部集中眾智,在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探索實踐的創新舉措,為龍藏兩地文化旅游發展共融共通、互惠互利開啟了新征程。
無獨有偶。5月28日13時許,北京援藏重點支持項目——2023年首趟“心連心·京藏號”旅游列車載著400多名游客從北京西站出發,進入青藏高原后,途經西寧、拉薩、山南、林芝等地,游客沿途可參觀布達拉宮、羅布林卡、雅尼國家濕地公園、巴松錯、魯朗林海,還有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等16個具有高原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區。
借助援藏平臺,“京藏號”“龍藏號”旅游專列紛紛駛上高原,是西藏近年來推進旅游興藏富民的一個鮮明縮影。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美譽,是無數人的心之所向,是國內外游客魂牽夢繞的地方。雪域高原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獨具魅力的人文風俗,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嘉賓——
在這里,有岡仁波齊神山、羊卓雍錯圣湖、廓瓊崗日冰川……這里富集著數千萬乃至數億年的原始生態之美。
在這里,有馳名中外的桑耶寺、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神秘莫測的象雄王國遺址……這里積淀著上千乃至數千年的歷史人文之美。
在這里,有林芝工布公園經久不息的鍋莊舞、阿里獅泉河兩岸休閑散步的市民、山南昌珠廣場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喧囂……這里匯聚著高原360多萬各族群眾的鮮活生活之美。
可以預見,未來還會有更多“藏”字頭的旅游專列,從祖國的各個方向開往拉薩、開往日喀則、開往林芝,讓越來越多中外游客盡享高原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把西藏工作放到黨和國家戰略全局當中進行謀劃推進。十年來,西藏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2萬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1105公里;拉林鐵路建成通車,“復興號”飛馳高原;拉那高等級公路通車運行;貢嘎機場T3航站樓投入運營,民航航線突破150條……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讓“世界屋脊”不再遙遠,為旅游業提質增效打下了堅實基礎。
毫無疑問,西藏旅游業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新時代。數據顯示,2012年—2021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88億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52.51億元。這充分說明,全區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旅游先導產業地位進一步確立,與其他產業關聯度越來越強,在統籌配置與系統優化經濟社會發展資源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高標準推進旅游景區建設,是推動全區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西藏旅游行業積極踐行“兩山”理念,采取系列措施提升旅游質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鄉村旅游項目建設方面尤為突出。
時值六月,位于拉薩市堆龍河河谷的“萬畝花海”景區,各色玫瑰競相綻放,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萬畝花海”景區所在的乃瓊街道波瑪村,原是一片以農耕放牧為主的僻靜小山村。幾年前,村里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提升改造,發展藏家民俗、民宿旅游產業。
很快,象雄美朵文化旅游4A景區落成,村民就近到“德吉藏家”民宿做服務員,或者加入舞蹈隊為游客表演鍋莊,或者到旅游接待中心銷售民族手工藝品,并參與旅游產業分紅,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
隨著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環境整治行動推進,全區完成“十三五”規劃重點村農(牧)家樂“三改一整”工程713戶,打造具備旅游接待能力的鄉村旅游點278個;6個鄉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鄉鎮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鄉鎮,“拉薩鄉村休閑之旅”等3條線路入選2022年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柳梧新區達東村、巴宜區扎西崗村、米林市索松村、札達縣扎不讓村等已成為區內外知名的鄉村旅游點,村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吃上了“旅游飯”。
當前,搭乘第五屆藏博會的東風,全區旅游行業系統正按照“特色、高端、精品”發展路徑,瞄準“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奮力譜寫西藏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依托資源優勢 做強做優“旅游+”——西藏積極推動旅游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2023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優“旅游+”。追求國際標準,補齊短板弱項,豐富產業形態,聯動發展高原觀光、生態康養、休閑度假、邊境游、鄉村游、文化游、紅色游等。[詳細] -
西藏隆子:綠染戈壁荒灘 繪就“綠水青山”
西藏隆子縣地處高寒干旱區,適宜當地栽種的樹種少,成活難。歷經多年努力,當地成功把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了滿目蒼翠的“綠色河谷”。 [詳細] -
西藏代表團參加第三屆 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
6月15日,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在西寧開幕。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卓嘎率西藏代表團參加。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