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孜區: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近年來,達孜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鄉村旅游興起的時機,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創新、產品升級、服務優化,越來越多的旅游村、旅游小鎮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而鄉村旅游也成為人們放松身心、尋覓鄉愁的重要選擇。
近日,記者來到達孜區章多鄉恰村看到,一幢幢彩色藏式民居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是西藏首個3D壁畫村。該村房屋外墻全部繪上了主題鮮明的壁畫,美麗的藏族姑娘、務農的農家婦女、草原上悠閑的牦牛、紫色的薰衣草……栩栩如生的壁畫與恰村優美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寧靜和諧。據了解,該壁畫工程為恰村“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生態宜居建設項目子工程,共涉及恰村83戶村民房屋。通過壁畫村的打造,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如今的恰村正被逐步打造成為產業美、民居美、環境美、鄉風美、生活美的五美鄉村。近年來,該村依托良好的環境著力下好鄉村旅游這盤棋。位于恰村的網紅林卡自2018年運營以來一直熱度不減,通過擴大規模、升級配套、提升服務,讓網紅林卡由“網紅”變“長紅”,激發了當地鄉村游新活力。市民楊臻說:“我們去年來過這個林卡,這里空氣好、環境美,特別適合帶上家人、朋友一起來游玩。夏季天氣炎熱,來這里更加舒服,完全可以放松身心。”
恰村網紅林卡占地500余畝,現有57頂大小帳篷,可提供燒烤、戲水、游艇等服務,每逢周末節假日,許多市民游客都選擇來這里親近大自然,休閑放松。該林卡于2018年5月1日正式運營,是恰村村委會投入20余萬元打造的村集體經濟項目,共提供保安、保潔、服務員等就業崗位50多個,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增收。“以前我到處務工,工作不穩定,自從村里開辦網紅林卡后,我在林卡里就業,不僅有了穩定的工作,年收入約有3萬多元,離家很近很方便。” 達孜區章多鄉恰村村民扎巴桑說。
2022年,該林卡日接待量最多為2000多人次,年接待量約12000人次,實現年營業收入170余萬元,并全部給該村170戶540人分紅。“今年將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不斷完善林卡相關配套設施,同時還將民族團結、基層黨建等宣傳內容帶進林卡,引領服務提質升級,力爭年收入突破300萬元,相關收入分紅給當地群眾,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達孜區章多鄉恰村黨委第一書記德吉央宗說。
達孜區純凈生態采摘園與達孜區章多鄉恰村網紅林卡緊鄰。
這里是西藏首個無花果采摘園,目前,已成功種植10余個品種的無花果,市民游客來到該村可以一站式體驗采摘、餐飲、親子娛樂、林卡等游玩項目,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旅游體驗。
該采摘園負責人張廣濤告訴記者,采摘園共建設有8個現代化溫室大棚,占地面積約10畝,成立至今年均發放務工工資約6萬元。“我們采摘園有近5畝地種植無花果,年產量約15000斤,每年約吸納本村村民400多人次參與務工。目前,采摘園二期項目計劃發展大面積葡萄和草莓種植,帶動更多村民在這里實現就業增收。”張廣濤說。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達孜區將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來抓,支持有條件的村子充分依托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讓鄉村發展呈現蓬勃生機,進一步激活農村產業,從而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游客體驗感,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在廣袤田野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多措并舉 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你們走的時候垃圾帶走,那邊有垃圾桶……”夏日來臨,隨著氣溫升高,市民群眾走出家門,尋一清涼處,享受午后悠閑時光。在林周縣熱振國家森林公園,笛聲悠揚,群眾三五成群,坐在樹蔭下,聊天野餐,好不愜意。[詳細] -
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最靚底色
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鄉生態園林建設卓有成效,“推窗見花、開門見綠”的生態產業不斷從“規劃圖”變為“實景圖”;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把“顏值工程”推進到千家萬戶,戶廁改造、垃圾分類池建設等工作實現全覆蓋。[詳細] -
2022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監測表明,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穩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