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生態

      織牢水生生物保護網建設人魚和諧新家園

      發布時間:2023-01-30 15:54:00來源: 青海日報


      洄游中的青海湖裸鯉。通訊員 陳郁 攝

        青海因地處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的自然條件,形成了諸多獨特的水生生物物種,它們維系著高原水體生態平衡,也構成了重要的生物資源和基因庫,在物種保存、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保護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一直是青海省生態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來,青海省加快構建長江、黃河、青海湖重點水域禁漁期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禁捕管理各項舉措,積極開展土著魚類增殖放流,強化水生生物資源及漁業水域環境監測,進一步織牢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網,構建人魚和諧新家園,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放流有規 繁育給力

        魚類增殖放流作為恢復水生生物資源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改善水域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青海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生工作方案(2022-2025年)》,青海省已設立民間增殖放流點位23個,逐年開展增殖放流工作。已累計向青海湖、黃河、長江放流土著魚苗2.16億尾。

        2022年,青海省累計向長江、黃河流域增殖放流花斑裸鯉、重口裂腹魚、齊口裂腹魚75萬尾,放流青海湖裸鯉2110萬尾,總計放流2185萬尾,圓滿完成當年魚類增殖放流任務。

        這其中,數十尾川陜哲羅鮭的放流無疑成為全年的亮點。

        2022年8月9日,青海省首次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瑪可河放流4齡16尾川陜哲羅鮭,標志著青海省川陜哲羅鮭棲息地種群重建工作正式開始實施。為重建川陜哲羅鮭種群棲息地,位于長江源地區的果洛州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要求,建立了長江禁捕網格化管理、聯合執法等制度。加強川陜哲羅鮭等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棲息地保護和重建工作,常態化開展瑪可河珍稀瀕危魚類生態環境監測調查,以及川陜哲羅鮭引種、人工馴養和繁育等科技攻關工作。

        進一步科學規范實施增殖放流的同時,青海省在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方面也取得了明顯進展。

        擁有20口魚苗室外養殖池、161個工廠化恒溫循環水車間室內養殖池的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一直承擔著青海省青海湖裸鯉資源恢復和青海高原魚類保種研究的工作。

        “每年6月我們會把溯洄產卵的親魚采捕上來進行人工采卵受精,通過一年的培育,在次年6月全部運到青海湖周邊的主要河道里面……”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高級工程師俞錄賢向記者介紹說。

        2003年起,青海全面實施封湖育魚,實行零捕撈。通過先后6次封湖育魚,加大增殖放流力度,進行人工孵化技術攻關,建設產卵場地,青海湖裸鯉種群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的資源量已達到保護初期的近44倍,重現了“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壯觀景象。

        監測到位 禁漁有效

        “長江十年禁漁,只為年年有魚?!睆?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以十年的“修生養息”,平復“母親河”創傷。

        作為長江發源地,青海也承擔著全面禁漁的重任,構建起監配套的管理制度體系。出臺《關于貫徹實施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意見》《青海省鹵蟲資源保護暫行辦法》和《關于加強長江青海段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公布《青海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目錄(第一批)》,為全省水生生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撐。

        與此同時,分別實施為期十年、五年的禁漁期管理制度,嚴禁一切生產性捕撈活動,構建起青海省長江、黃河、青海湖重點水域全面禁捕的管理體系。

        “調查和保護好源頭水生生物資源,對于系統做好禁漁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睋嗪J∞r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閻高峰介紹,2022年6月中下旬,青海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長江青海段3州9縣長達1200余公里,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公里,涉及長江源區的沱沱河、楚瑪爾河、通天河等水域,開展了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本底調查和水質監測工作。

        這是繼2021年10月,省農業農村廳部署“長江青海段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項目”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漁業水域環境監測工作,為更好地開展“長江禁漁”各項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

        目前,青海省漁業水域環境監測工作已經形成較為規范的監測網絡體系,重點漁業水域監測趨于常態化:

        全省累計設置監測點330余個,常規監測點130余個,持續開展三江源區、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沿黃養殖水體等的漁業環境監測,檢測覆蓋面達到省內漁業水域面積的70%以上,監測水域整體水質基本符合漁業水質標椎及地表水Ⅱ類標準。

        持續加強對已建成的國家級特有魚類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管理,對258萬公頃保護區,156萬公頃核心區及30余種受保護魚類,組織開展針對性執法檢查,嚴格落實生態補償措施,為禁漁工作的成效“加碼”。

        執法有力 責任感強

        “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必須堅持保護與打擊并用,漁政人員以法律為依據處罰非法捕撈者,對違法行為形成了有力威懾?!鼻嗪J∞r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通行說。

        2022年,青海省設立重點水域漁政監控123處。開展漁政執法聯合行動363次,清理違規網具827頂、“三無”漁船27艘,立案32起,移交刑事案件3起。

        建立了以護魚員為主體的長江禁捕網格化管理體系,組成有1310名成員的長江禁捕一線協助巡護隊伍,設立縣、鄉、村、護魚員四級網格,有效解決了長江流域地廣人稀、監管力量難以全覆蓋的突出問題。

        此外,自青海湖第五次封湖育魚實施以來,全省漁政部門逐步探索建立了七個行之有效的聯動機制,并在全國率先建立漁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制。

        漁政工作者還經常進行漁業政策法規宣傳,提高群眾自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的意識,通過強力管護和提升防范,為青海省水生生物資源安全撐起一片天。

        青海,地處三江源頭,保護好水生生物資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當不斷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繼續加強禁捕管理、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重點水域生態環境監測調查、重點保護水生生物種群結構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嚴的標準和高質量發展,為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不懈努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欧美性bbwbbw|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8|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jian情|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人妖系列免费网站观看| 老司机精品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灭亚洲精品|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丰满白嫩bbxx|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美国式禁忌23|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你懂的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午夜影院老司机| 色婷婷激婷婷深爱五月小蛇|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黄毛片一级毛片|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2021日产国产麻豆| 在我跨下的英语老师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