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生態

      用智慧守護祁連山綠色屏障

      發布時間:2023-01-09 10:59:00來源: 科技日報


      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大灘鎮的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夏瑪自然保護站 孫國鈞攝

        多個學科的專家正接力駐扎祁連山,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為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貢獻力量。同時,祁連山已建立10個科學觀測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凍土、森林、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類型。

        “我們長期關注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用智慧和汗水守護著這里的綠水青山。”近日,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祁連山研究院院長勾曉華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祁連山環境保護工作時說。

        地處甘肅省西部與青海省東北部邊境的祁連山磅礴壯闊,雄奇偉岸。作為青藏高原東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養區,祁連山有著“高原冰原水庫”的美譽,生態價值日益凸顯。

        如今,在祁連山上,地理學、生態學、草學、大氣科學等多個學科的專家正接力駐扎,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為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貢獻力量。同時,祁連山上野外綜合科學觀測研究網絡體系也逐步完善,已建立了10個科學觀測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凍土、森林、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勾曉華說:“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科研人員應該有所擔當、有所建樹、有所貢獻,守護祁連山這道綿延不絕的綠色屏障。”

        摸清祁連山的生態“家底”

        要保護和修復祁連山生態,讓祁連山“風光無限好”,增加植被的覆蓋度十分重要。但大量植被卻會消耗很多水分,作為青藏高原東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養區,祁連山的水資源應該如何分配?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張寶慶教授說,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一種協同的發展模式,既筑牢祁連山生態屏障,又不影響水資源總量。

        張寶慶介紹,冰川、地表水、大氣降水和地下水構成了祁連山豐富的水資源,祁連山區擁有2684條現代冰川,多年來平均出山徑流量達138.05億立方米,山體中上部年均降水量達400—500毫米。基于水資源的極端重要性,研究人員用10年時間建立起了祁連山土壤水分觀測網絡,對既有積雪又有冰川凍土的高寒山區土壤水分進行觀測,填補科學研究空白。

        同樣是“摸清家底”,蘭州大學生態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立勛團隊關注的重點則是祁連山的物種多樣性。他們監測重點保護與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物種和種群動態變化,并開發了“覓蹤”野生動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平臺(V1版),平臺包括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圖像、視頻、鳴叫聲等數據。

        自2017年開始,張立勛團隊與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作,在祁連山地區開展野生動物調查和紅外線相機監測研究。張立勛介紹,監測調查顯示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的旗艦動物雪豹有280—300只,但數量與歷史最好時期還有差距。可喜的是,監測發現,近10年來在祁連山西端的甘肅省肅北縣鹽池灣、酒泉市阿克塞縣蘇干湖等黑頸鶴繁殖棲息地,黑頸鶴種群數量增加了近20%。

        力爭讓凍土和植被固碳減碳

        在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祁連山的多年凍土表現出劇烈的退化狀態。研究人員介紹,多年凍土區存儲的大量有機碳會在凍土退化后暴露出來,加速微生物的分解,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同時,凍土退化過程中形成的熱融滑塌地貌,會導致地表土壤養分減少,影響植被生長。

        為監測多年凍土變化的情況,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牟翠翠教授團隊在祁連山打造了“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網絡:通過深度從20米到150米不等的鉆孔監測凍土溫度并采集凍土巖芯樣品,利用遙感

        數據觀測地表凍融沉陷程度,借助無人機觀測多年凍土退化形成的熱融滑塌和地貌演化……

        “高寒地區植被固碳能力有限,如何保證凍土中的碳不分解釋放成為碳源,也是我們的重要研究課題。”牟翠翠團隊通過野外監測和室內實驗,厘清了多年凍土升溫和快速崩塌過程影響碳釋放的生物地球化學機制。“我們研究凍土的固碳能力,是為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下一步,我們還要對祁連山多年凍土區的固碳能力進行評估,為沿線省份調控碳排放提供參考;對熱融滑塌和凍融泥流災害進行預警,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持。”牟翠翠說。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趙傳燕則重點關注了祁連山地區林地、灌叢、草地等不同植物類型的碳匯功能,通過獲取觀測數據、構建理論模型分析不同植物及其不同面積配比對“雙碳”的貢獻。

        “國家提出了‘雙碳’目標,我們研究林地、灌叢和草地的面積配比以便發現如何更好地固碳增匯,給管理部門提供數據支撐。”趙傳燕說。

        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祁連山分布著不連續的草地綠洲,而綠洲的健康直接關系著祁連山的生態環境質量和祁連山區的高質量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在位于祁連山綠洲核心區的甘肅省臨澤縣創建了草地農業試驗站。曾經有一段時間,祁連山區牧草供給和家畜需求不平衡,造成草原退化嚴重,狼毒、醉馬草等毒害草隨處可見。為了解決草原退化問題,任繼周院士提出了季節畜牧業的理論,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則建立了農牧耦合修復草原生態的模式。

        如今,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侯扶江教授團隊接過了祁連山綠洲生態保護的“接力棒”,欲將臨澤草地農業試驗站打造成一個草畜互作、農牧耦合的科研教學基地,“草地農業怎么做最有利于生態保護,最有利于生產效益提高,最有利于農牧民增收,還有一系列的理論、模式和技術問題需要我們下功夫解決。”侯扶江說。

        2018年底,在綜合有關研究的基礎上,勾曉華等10位蘭州大學教授聯名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省政府、青海省政府提交了《關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民”治理模式,促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提出了實施“生態民”治理模式、“社區共管”機制等建議。

        “祁連山國家公園有幾萬平方公里,只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要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實現‘社區共管’,把牧民、農民納入保護力量,因為他們非常熟悉這里的山山水水。”專家表示,祁連山的原住居民有非常好的生態自然觀,生態保護中要充分傳承原住居民的傳統生態自然觀,把生態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祁連山的生態環境,促進國家公園的建設,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免费|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果冻传媒电影免费看|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在线观看日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水蜜桃|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 大香大香伊人在钱线久久下载|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了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99在线观看国产| 蜜桃成熟时2005|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美女被羞羞动漫小舞| 乱e伦有声小说|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舞蹈班的三个小女孩唐嫣| 欧美videossex精品4k|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chinese体育男白袜videogay|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