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堅定不移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上走在前列,于青海廣大干部群眾而言,這既是生態誓言更是沉甸甸的生態責任。作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青海要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繼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蹄疾步穩、扎實推進。如今再瞰江源大地,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成為全國首批、排在首位、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通過國家評估,設園工作有序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全面展開,青海成為全國唯一三個國家公園在建省;昆侖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前期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具有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群將更具規模。
以時間為序,青海從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份成為中國首批國家公園設立省份之一,從中國唯一的國家公園示范省成為目前國家公園最多的省份,國家公園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高頻添彩,是亮眼的生態“標簽”更是叫得響的亮麗名片。青海用實踐不斷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生態保護到高質量發展再到高品質生活,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生態、生產、生活共贏的“公約數”越做越大,以產業“四地”為主體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加快形成,著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青海干在當下也謀在長遠,將繼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上走在前頭”重大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高標準建設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高標準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加強可可西里世界遺產地保護,做好昆侖山國家公園創建前期工作,構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國家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地典范。要堅定地扛起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歷史責任,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建立健全國家公園地方性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依法開展國家公園特許經營、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現代化社區建設試點,全力推進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蓄能助力,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冠名”國家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詳細] -
凝聚奮進力量做好青海湖“精靈”的守護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青海湖裸鯉保護工作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青海湖裸鯉資源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詳細] -
青海湖畔,織就“魚鳥共生”美麗新畫卷
封湖育魚、人工增殖放流、修建洄游通道、匯聚科技力量……為保護青海湖裸鯉,越來越多的生態保護舉措逐步實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