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筑牢鄉村振興“耕”基
圖為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各種機械正在緊張作業,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拉薩融媒記者 莫瑞英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日,堆龍德慶區德慶鎮各村搶抓農田建設的“黃金時期”,推動高標準農田項目加快實施,全力以赴將糧田變為“良”田。
在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鉤機和推土機等大型機械在田間往來穿梭作業,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經過村民的“精心雕琢”,一片片坡地變成了一道道梯田。眼見著糧田變“良”田,邱桑村黨總支書記索朗羅布的眼中滿是對明年豐收的憧憬和喜悅。“我們村有2600畝的土地參與到高標準農田建設,該項目主要由我們村委會負責,投入了400多位勞力和20多個機械,農閑人不閑,他們能在這個冬天有不錯的收入,未來干農活也能更加現代化。”
德慶鎮位于堆龍德慶區西北部,平整耕地面積小且分散,生產能力較弱。為進一步改善耕作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德慶鎮多次召開研判會議,對于現有適宜修建高標準農田的耕地進行規劃設計,并充分利用秋收后農閑時間,組織人員車輛修建高標準農田,努力實現“修建高標準農田、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農田建設目標。
據了解,今年德慶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面積為10143畝,總投資3042.9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5%,計劃在明年三月底前全部完工,完工后將大大提高生態、經濟等效益。
“高標準農田建設擴大了種植面積,提高了現有耕地資源利用效率,可以穩定糧食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同時還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通過田間道路和水利設施的修建,方便了大型機械作業,降低了種植成本,也提高了防災抗災的能力,更為傳統耕種方式向高效集約化種植模式的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高標準農田建成后,通過投工投勞,預計全鎮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德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良宏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熱火朝天,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迎著冬日暖陽,村民們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宣講員用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語言巧妙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遞到大家心中,讓大家聽得進、學得會、悟得懂。
“黨的十八大以來,邱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只有土路,一起風就塵土飛揚,現在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環境衛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下一步,農村人才、產業、基礎設施都會全方位發展,我相信未來邱桑村會發展得更好。”邱桑村村民扎西羅布說。
群眾的所期所盼就是工作所向。德慶鎮廣大黨員干部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深入到群眾中去,傾聽他們的建議與呼聲,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和訴求,不斷把美麗鄉村建設好,提高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下一步,我們鎮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黨的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保障等各領域各環節,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在德慶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張良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河上鳥翩躚
冬日,眾多鳥類匯聚拉薩河畔,勾畫出一道美麗的“飛翔風景線”。[詳細] -
拉薩市尼木縣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拉薩市尼木縣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創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詳細] -
讓生活“動”起來——拉薩市民游園健身熱情高
初冬時節的拉薩別有一番風韻。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市民群眾紛紛走出家門,走進公園欣賞風景、健身鍛煉,享受這美好時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