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逐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愿景
身著正裝、胸佩黨徽、端坐桌前……10月28日至31日,黨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實驗室主任、農業推廣研究員祁洪芳在線上開展二十大精神宣講學習,先后向省農業農村廳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相關處室進行了宣講。宣講中,她既分享了參會感受,又深入闡述了報告中對農業農村工作和生態保護方面的內容,在線的黨員干部們聽得津津有味、感受頗多。
“針對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二十大報告中具體指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圍繞大家最關心的話題,祁洪芳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跟“生態”息息相關的內容詳細講給大家聽:“水產工作者要落實好二十大精神,有責任將青海‘一江一河一湖’魚類資源保護好,切實維護好高原水生態系統平衡,筑牢青海水生態安全屏障。”
從北京回來后,祁洪芳為第一時間將“冒著熱氣”的二十大精神帶給廣大干部群眾,她結合農牧業科技推廣和生態安全保護發展的實際情況精心“備課”,不但反復學習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做好宣講筆記,還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精心準備了不少“干貨”。
“祁主任,我們都收看了您在‘黨代表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的直播,快給大家講一講,參加黨的二十大的感受吧。”得知祁洪芳從北京回來的消息后,省農業農村廳的同事很期待,會議視頻剛打開,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詢問。
“通過這次參會,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全國人民對青海生態和青海湖裸鯉保護的重點關注,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推廣研究員,這讓我覺得十分驕傲和自豪,今后我將立足本職,充分發揮代表職責和模范帶頭作用,維護好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好青海湖水生態系統穩定。”祁洪芳說。
從瀕臨滅絕到魚翔淺底,一條魚的興衰,見證了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遷,也成為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在這背后則是祁洪芳與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所有工作人員的堅持與付出。祁洪芳說:“十年來,我們對裸鯉進行了全方位的科學保護,資源量增加到十萬多噸,比保護初期增長了42倍。黨的二十大再次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報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宣講中,祁洪芳還結合工作實際,與大家共同探討工作中的新想法、新思路。“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面對大家堅定的眼神,她的話語里充滿信心。她引述報告的話說,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這體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性。對在座的各位同志來說,做好基層科技人才培養,是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以人才引領驅動,才能使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也是二十大對我們科技管理者和農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殷希望。我們要以奮發的精神狀態為推動青海湖裸鯉資源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維護青海湖流域生態系統的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祁洪芳激動地說。
宣講后,大家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紛紛表示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接下來學習、工作的動力。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青川在聽完宣講后表示:“祁洪芳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是我們全體‘三農’黨員干部的驕傲,此次的宣講非常及時,也非常有效,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引導全廳黨員干部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大會精神,做到真學、真懂、真用,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奮力推動青海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制定出臺《青海省重要濕地占用管理辦法(試行)》
11月2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濕地資源用途管控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青海省濕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詳細] -
青海新增兩個生態系統類型定位觀測研究站
11月2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經積極爭取,青海省申報的青海木里草原和青海西寧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獲得新建批復。[詳細] -
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成果豐碩
近日,省林草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澤曲國家濕地公園、黃河源園區黃河鄉生態保護管理站、澤庫關秀小微濕地等地同步開始水鳥及棲息地調查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