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咸水湖監測研究項目取得積極成效
9月16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建設,青海省咸水湖、鹽湖水體監測體系和青海湖生態環境監測與綜合分析平臺運行良好,依托這個平臺建立的青海湖水體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水體生態安全評估指標體系,填補了國內咸水湖水體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水體生態安全評估指標體系的空白。
2019年,省生態環境廳安排水專項資金2500萬元開展了相關平臺建設,推進開展各類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有效提升了新生污染物、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底質以及青海湖水環境、水生態及周邊生態環境的監測能力和數據管理能力,為青海湖水環境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評價指標和評估指標體系構建方面,完成了青海湖水環境質量、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水體底質、水環境遙感等共計35期監測工作,編制完成《青海湖水環境質量報告》等成果報告。在地方標準取得新突破方面,開展了“青海省咸水湖、鹽湖高鹽水質樣品分析方法研究”,制定了《高氯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氯氣吸收法》等地方標準,有效解決了青海湖水體化學需氧量指標測定方法。在解決青海湖新生環境問題,查明時空分布規律及成因方面,通過遙感和地面監測開展了青海湖部分區域新生環境問題時空特征原因分析,并依據《地表水質量評價辦法》(試行)進行評價。
同時,還首次對青海湖水體和沉積物開展了新生污染物調查,結果表明青海湖水體全氟辛酸等抗生素類均未檢出,青海湖水體和沉積物微塑料濃度處于極低水平,青海湖水生態環境總體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打造標志性文旅項目 推動旅游多領域多業態發展
19日,記者從青海省發改委獲悉,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關鍵帶動作用,努力打造標志性文旅項目,推動旅游業多領域、多業態、多層次發展。 [詳細] -
環青海湖景地共建聯合打造青海湖旅游金名片
在“世界清潔地球日”來臨之際,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縣聯合舉行“景地聯合打造青海湖旅游金名片 我愛我家裝扮碧波蕩漾青海湖”為主題的2022年秋冬季青海湖旅游法治宣傳教育暨景地聯合執法行動。[詳細] -
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基本成型
青海堅持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為引領,以推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走在前頭”為目標,全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基本成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