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年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1億噸、鉀鹽5.79億噸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省自然資源副總督察羅保衛14日在西寧表示,近十年,全省共安排各類非油氣地質勘查項目5034項、資金181.23億元(人民幣,下同),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1億噸、鉀鹽5.79億噸。
羅保衛表示,十年來,聚焦國家急需、青海優勢的重要礦產資源、清潔能源和新材料礦產,青海省自然資源廳部門積極調整工作布局,柴達木盆地及周緣以戰略性礦產勘查為主,西寧—貴德—共和盆地以地熱資源調查為主,東部人口密集區以水工環地質、地質災害等民生地質調查為主。
據羅保衛介紹,以地質找礦為中心,青海省實現了三個發現,即在柴達木北緣發現了“三稀”成礦帶;首次在八寶山地區發現具有很好生烴能力的陸相頁巖氣;青海東部及柴達木綠洲農業區發現約543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
同時,青海省地質找礦取得三個突破,即鉀鹽資源勘查、東昆侖成礦帶巖漿熔離型鎳礦找礦、共和—貴德盆地干熱巖勘查等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青海省地質找礦形成三個基地:祁漫塔格地區形成千萬噸級鐵銅鉛鋅礦勘查開發基地、東昆侖地區形成千噸級金礦勘查開發基地、青南玉樹、沱沱河地區形成兩個千萬噸級銅鉛鋅國家資源儲備基地。
羅保衛介紹說,十年來,全省共安排各類非油氣地質勘查項目5034項、資金181.23億元,新提交礦產地、普查基地211處,提交可供開發的礦產地94處;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1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678億立方米,煤炭32.62億噸,銅鎳鉛鋅1599.14萬噸,金423.89噸,銀6713噸,鉀鹽5.79億噸。
此外,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處副處長趙重英表示,青海省優勢重要礦產勘查方面,柴達木盆地西部發現深層孔隙鹵水型鉀鹽礦,拓寬了鉀鹽找礦空間;格爾木夏日哈木超大型銅鎳鈷礦床,成為中國第二大銅鎳礦床;都蘭那更康切爾溝發現青海省第一個超大型獨立銀礦床。新材料礦產勘查方面,格爾木妥拉海河地區發現超大型晶質石墨礦。清潔能源礦產勘查方面,在共和盆地鉆獲高溫巖體,為建成中國國家干熱巖勘查開發利用示范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海東市首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互助開工
9月9日,青海省海東市首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一期)開工儀式在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舉行,標志著該縣新能源產業發展邁出新的實質性步伐。 [詳細] -
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第五次會議召開
9月8日,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支持,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辦的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第五次協商研討會以視頻形式召開。[詳細] -
國家公園之行:心隨江源歸自然
8月31日,“中國這十年·青海”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年來,青海正在聚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