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新牧區 牧民新生活
“去年,我們家光現金分紅就拿了近12萬元,還有60只綿羊、5頭牛以及500斤酥油、奶渣,合作社的效益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像爐子里的火,越來越旺。”提及去年合作社的分紅,申扎縣申扎鎮3村牧民才旺的臉上滿是喜悅。
申扎縣申扎鎮嘎桑多居委會專業合作社于2002年成立,隨著專業合作社牧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牧民收入不斷增加,2021年,合作社的56戶牧戶領到現金分紅310.8萬元。
申扎縣申扎鎮嘎桑多居委會專業合作社是申扎縣眾多農牧民專業經濟合作社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申扎縣深化牧業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和明顯成效。
近年來,申扎縣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牧民專業經濟合作社向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轉變,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積極改造一批、努力規范一批、著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傳引導、培育改造、規范提升、優惠扶持”等一系列舉措,促進全縣農牧民專業經濟合作社穩健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發展農牧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83家,帶動2996名群眾增收320.53萬元,人均增收1069元。
“以前‘靠天放牧’,容易讓牲畜陷入‘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并且‘逐水草而居’的傳統放牧方式,牲畜出欄量低,草場資源也被破壞了。”申扎鎮3村黨支部書記嘎桑說,現在,村里把散戶整合起來,以合作社為載體進行規模化養殖,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設施以及飼養、采奶、防疫等設備一應俱全,有了統一的管理,牲畜出欄率提高了,草場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恢復,實現了牧民增收與生態保護雙贏。
與此同時,申扎縣依托原有縣國營牧場,成立了申扎縣納倉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國營牧場的改革和實施“萬千工程”有機結合起來,把申扎牧場打造成奶牛養殖基地、牛羊育肥基地、絨山羊養殖基地、人工種草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五位一體”的申扎縣牧業產業園區。同時,以牧業產業園區為載體,試點推動“一鄉一社”“一村一合”畜產品銷售戰略協議,2021年帶動21家合作社增收66.77萬元。
為加快推進牧區改革,申扎縣積極引導群眾解放思想,鼓勵群眾轉變傳統觀念,發展多種生產經營,并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推動培育了一批當地企業,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作為申扎縣納倉農牧民建筑施工隊負責人的邊桑,就是受益人之一。
2009年前,因家庭收入來源單一,邊桑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為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文化水平有限的邊桑決定去汽修店當學徒,掌握汽修技能。
后來,邊桑開了一家汽修店,收獲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致富道路上,邊桑懂得了“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他自發組織身邊具有一定建筑技能的群眾去建筑工地工作,并于2014年成立了申扎縣納倉農牧民建筑施工隊。
“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持,現在,我們施工隊共承包基建項目約40個,共為67戶470余名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年人均增收4900元。”邊桑說。
摒棄傳統落后的農牧業生產方式,申扎縣通過深化牧業改革,加快了農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引導合作社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讓當地牧民群眾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數字西藏 智慧綻放
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政府組建的區管一級商業二類國有獨資公司,致力于打造“區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數字和信息化平臺公司,該集團開展全區數據資源的治理和價值提煉。[詳細] -
聚焦西藏雙湖縣第二批高海拔生態搬遷
對全國海拔最高縣雙湖縣來說,2022年7月19日將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詳細] -
近年來西藏生態保護區面積持續擴大 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近年來,國家在青藏高原的環境保護實踐和生態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生態保護區面積持續擴大,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民環保意識普遍增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