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綜合生態氣象觀測系統建成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獲悉,經過近三年努力,“一站多用、一網多能”的青藏高原綜合生態氣象觀測系統已初步建成。
青藏生態屏障區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空間載體,其生態脆弱、敏感。近年來,自治區氣象局圍繞“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加強氣候變化觀測、預估、服務業務技術體制建設,強化基礎觀測網絡、科研基地等平臺建設,統籌謀劃構建青藏高原大氣科學研究基地,大力推進高原生態氣象監測體系建設。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累計行程超過10萬公里,于今年6月15日完成了6個生態站、12個冰凍圈站、19個智能自動站的建設,高原重點區綜合生態氣象觀測系統初步建成。該系統填補了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羌塘自然保護區、高原多類型典型冰川、江河源頭綜合生態氣象監測空白。
據介紹,該系統采用國內先進探測技術和成熟設計方案,大量使用防凍電纜、高精度傳感器等設備,幾乎全部配備北斗傳輸系統,增設10米至50米不同高度的風塔,以及輻射、土壤水分、凍土、GNSS測量系統、通量、自動雪深探測、有效光合、渦動、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觀測設備,并在冰凍圈站首次增設徑流量監測。今年還將在拉薩建立溫室氣體觀測站,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觀測組網。
該系統的建成,實現了常規氣象觀測與草原生態、通量梯度、冰川、凍土、積雪、徑流量觀測的有效融合,為開展青藏高原大氣環境科學研究、天氣氣候形成機理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為高原水汽通道、溫室氣體監測和森林生態保護、防沙治沙、水土涵養等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更加精準的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舉辦院士講壇系列學術活動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提升黨員干部科學素養,近日,自治區黨委黨校(區行政學院)和自治區科技廳聯合舉辦了院士講壇系列學術活動。[詳細] -
甘肅肅北:綠色繪就戈壁發展底色
天高地闊,勁風撲面。蔚藍的穹廬籠罩四野,熱烈的陽光遍灑戈壁,綿延的祁連山脈頂端白雪皚皚——這里是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詳細] -
第二次青藏科考高原低渦組網綜合立體觀測試驗啟動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之2022高原低渦組網綜合立體觀測試驗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正式啟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