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猻“猻大娘”高原人工繁育記
睜著圓圓的眼睛,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貓爬架間上躥下跳,一會兒在貓抓板旁左搖右晃,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的西寧野生動物園里,兔猻“猻大娘”玩耍得不亦樂乎。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里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隔著玻璃,看著“猻大娘”靈動的身影,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嘴角上揚,感嘆道:“能吃能睡,能玩能鬧,小家伙最近狀態不錯。”
齊新章介紹,按照國內動物園行業通常的判斷標準,出生后存活6個月即可認定為人工繁育成功,已經滿14個月的“猻大娘”是國內現存唯一一只人工繁育兔猻。
據了解,兔猻是貓科兔猻屬的唯一動物,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猻大娘”所屬的高原亞種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生活。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里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作為國內唯一飼養、展示兔猻的動物園,在“猻大娘”出生前,西寧野生動物園里共有4只高原亞種兔猻,它們分別為2014年起陸續在青海省野外救護的“猻小滿”“猻思邈”“猻小妹”和“猻尚香”。2018年起,西寧野生動物園開啟園內兔猻的人工繁育工作。
由于體弱多病,存活率低,兔猻的人工繁育問題長期困擾著國內外專家。齊新章介紹,兔猻自身免疫系統不健全,抵抗力較差,對于一般貓科動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蟲病,卻極易威脅兔猻的生命。“兔猻體型較小,應激反應明顯,受到驚嚇后可能會絕食甚至死亡。”齊新章說。
2021年3月初,在觀察到“猻思邈”和“猻尚香”的交配行為后,動物園的兔猻人工繁育攻關小組迅速行動,同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開展合作,精心呵護“猻尚香”。
齊新章介紹,提前搭建的木質巢箱和布設的監控此時派上了用場,為讓“猻尚香”安心待產,工作人員專門設置了欄道為它提供幽暗環境,預產期前10天,還將預防弓形蟲病的藥物添加到食物中,防止小兔猻受到弓形蟲病的影響。
2021年5月7日中午,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發現,“猻尚香”在5小時內先后產下3只成活幼崽,性別為一雄兩雌。“我們命名它們為‘猻大娘’‘猻大郎’和‘猻二娘’。”齊新章說。
圖為2021年7月11日,工作人員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里為2個月大的小兔猻打疫苗。(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
在3只幼崽剛滿月時,為增加成活率,工作人員開展了人工育幼,保證營養供給、接種貓瘟疫苗、涂抹驅蟲藥物……
齊新章介紹,隨著兔猻年齡增大,母源抗體消失,自由活動增加,接觸外界頻繁,各類病菌威脅逐漸增大。“3個月大時,3只幼仔陸續出現了腹瀉、嘔吐等病癥,最終,只有體格最壯的‘猻大娘’活了下來。”齊新章有些遺憾。
圖為7月10日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里拍攝的“猻大娘”。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未來,齊新章希望通過人工繁育,可以讓兔猻、雪豹、荒漠貓等高原特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有所增加,也希望通過與其他動物園的交流合作,能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的動物園里就能見到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關心、關愛這些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們。”齊新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探訪阿里紅色旅游“隱藏路線”
阿里,被無數人稱為“西藏的西藏”,它神秘又遙遠,令無數人神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瑰麗奇景,阿里還隱藏著一條極具先鋒內涵的紅色旅游路線。[詳細] -
盛夏時節 一場林卡之約
周末,散落在拉薩市周邊的林卡迎接著熱愛生活的人們,那句“走,過林卡去!”成了無數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歡聚一刻的“暗號”。 [詳細] -
拉薩:修剪樹木 “剪”除隱患
隨著盛夏來臨,氣溫逐漸上升,樹木進入繁茂期,為切實做好園林安全生產工作,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近日,拉薩市城關區潔達園林公司綠化一隊對崗廓路和江蘇大道存在安全隱患的樹木進行修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