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扎實開展試驗示范與技術推廣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時節,在拉薩市各地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耕地播種的農牧民群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拉薩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工作人員也緊抓時機,在田間地頭開展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藥劑、新器械等的引進、篩選試驗示范工作,為農業節本降耗增產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技術支撐。
近日,在曲水縣茶巴朗村三組的300畝試驗示范田內,技術人員正在操控無人機對農田開展封閉除草作業。在技術人員的手機控制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無人機按照預定航線自動噴灑藥劑。相比傳統的人工除草,無人機作業效率高、節水節藥、噴灑均勻,而且有利于增強噴灑作業的安全性。
“無人機對于精準施藥、節省人力都是非常好的。對于封閉除草技術來說,不需要關注青稞地里的雜草長到什么程度再進行除草,而是直接播完種后,采用無人機一次性噴藥,就可以防止青稞地里雜草的生長。”農用無人機技術人員劉葉平告訴記者。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除了除草,利用無人機實現作物測繪、播種、防病等也成為了現實。據了解,目前拉薩市總耕地面積約64萬畝,農業機械綜合利用率達到了83%以上,主要體現在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往年300畝地的播種時間需要一周左右,而現在一般兩天內就能播種完畢,農業機械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節約了勞動力。
在另一塊農田內,拉薩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測量、設計規劃田間試驗布局。在農民群眾的幫助下,工作人員將一片30余畝的農田劃分為400多個試驗小區,然后根據試驗設計,按小區定量撒施肥料并整地,開溝條施、播撒種子等。“這是蘇拉青2號種子集成試驗示范的科技項目,這里主要做的是肥效試驗,種衣劑、除草劑的篩選試驗,還有其他相關密度、播期的試驗。通過這些試驗來找到最佳的施肥量、播種量。尤其是現在提倡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通過這些試驗,我們要篩選出適應本地區低成本、高效的新型肥料、新型藥劑,然后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尼瑪次仁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拉薩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穩產能、調結構、轉方式”為方向,以“提高種植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為出發點,優化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提高農作物種植社會經濟效益,近幾年,拉薩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以新品種引進篩選試驗示范為契機,開展農作物新品種(系)引進、篩選試驗示范工作,為農牧業增產增效、農牧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逐步示范推廣社會化服務托管模式,2019年拉薩市與自治區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聯合開展千畝青稞輕簡化、綠色高質高效集成創新技術示范基地,機械綜合利用率提高約25%,青稞平均產量較非項目區增產36.3公斤/畝。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我們將以農業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節本降耗增產增效為目標,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生產生態相互協調,示范帶動全市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尼瑪次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堆龍德慶區:切實解決揚塵問題 還居民宜居家園
4月16日,堆龍德慶區東嘎街道接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關于“南嘎社區供慶小區路面揚塵及下水管道堵塞”的問題,立即前往現場進行調查。[詳細] -
拉薩市城關區城管局開展背街小巷專項整治
按照拉薩市城關區委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活動的統一部署,城關區城管局圍繞創衛創城目標,明確責任,突出重點,大力實施精細化管理戰略,全面整治背街小巷環境衛生、規范市容秩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