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逢春強調:依托文化資源稟賦 努力在打造青海 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彰顯地位
3月4日,副省長楊逢春赴西寧市湟源縣調研文化旅游工作。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依托湟源縣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自然地理和快速便捷的旅游通道等優勢,以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推動文旅體商城融合發展,努力在打造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彰顯地位。
在丹噶爾古城,楊逢春察看古城建筑風貌、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手工藝品開發等情況。他指出,丹噶爾古城是青海省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之一,記錄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寶貴遺產,要按照“尊重歷史、保持完整、延續文脈、修舊如舊”的原則,統籌好古城保護與城鄉建設、旅游開發、文化傳承、民生改善的關系,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既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又讓古城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帶來好效益。
在宗家溝旅游景區,楊逢春了解景區資源開發、建設運營、旅客來源等情況。他指出,要緊抓政策機遇,科學謀劃布局,彌補旅游短板,拉長旅游期限,大力發展冬春季冰雪旅游,以此帶動休閑觀光、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綠色消費,打造環青海湖旅游圈鄉村游黃金線路,讓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努力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追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把大自然留給野生動物
3月3日是聯合國設定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堅持生態保護第一,采取系統且科學措施,不斷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守護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詳細] -
青海三江源野生動物種群增多,“人獸矛盾”待破解
“我近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調研時發現,野生動物種類越來越多了,動物們的繁殖也快,出現了新的問題,就是‘人獸矛盾’。”[詳細] -
放下牧鞭,守護江源——書寫在極地江源的生態答卷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地處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素有“中華水塔”“亞洲水塔”美譽,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