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推進湟水流域水質持續向好
記者近日從海東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海東市統籌湟水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生態要素,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累計投入資金11.84億元,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確保湟水流域水質量持續向好。
今年,海東市重點抓好湟水流域生態修復、農業面源阻隔、人工濕地建設、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整治的同時,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全覆蓋”,實施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建立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理等機制,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為契機,推進生態縣村建設;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重點實施樂都引勝溝、互助塘川河等流域治理和水生態修復項目,確保湟水河流域水質持續向好;投資6.64億元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90個村莊提檔升級和1587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目前,平安白沈溝、祁家川,民和巴州河,循化清水河等流域治理項目和樂都、民和、互助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已建成并發揮生態效益;開展多輪污水處理廠、醫療機構、水電站、規模化養殖場、釀酒等涉水企業專項檢查、飲用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流域水環境精細化管理,從嚴落實考核斷面水質預報預警,市域19家水電站均落實生態基流,16家醫院均配套醫療廢水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行,50余家畜禽養殖、屠宰、酒釀等企業未發現偷排、超標排放。
海東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功能區、青海東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在全省生態格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海東市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黃河、大通河、湟水河等18條河流26個斷面水質達標率自2018年至今持續保持100%;水質優良率自2019年至今持續保持100%;Ⅴ類水質自2018年全面消除。今年上半年,黃河出省斷面水質為Ⅱ類,湟水河出省斷面水質為Ⅲ類;其他斷面水質達到省級水質考核目標要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黃河源頭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布
“黃河源頭‘天上瑪多’‘瑪多牦牛’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布,標志著黃河源頭瑪多縣農畜產品發展又邁出了關鍵一步,必將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詳細] -
青海玉樹受傷雪豹移至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救治
日前,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下拉秀鎮白瑪村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一只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雪豹雙后腿均有傷痕且無法站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