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跑出時代加速度
繼2020年浙江衛視推出品牌綜藝《奔跑吧 黃河篇》,走進黃河沿岸的青海、陜西、寧夏等地,記錄當地生態和經濟發展,近日,《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開播,兄弟團跑進了黃河沿岸的山東、甘肅等,展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發揮品牌綜藝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的第一站選擇了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這里是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從航拍畫面中星羅棋布的蔬菜大棚,到特寫鏡頭里掛著新鮮露珠的南瓜和茄子,節目利用動態影像優勢,向觀眾展示了現代生態農業發展面貌和鄉村振興的成果。
為了記錄時代,構建黃河沿線不同城市、鄉村獨特的空間及文化意象,《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并沒有止步于旁觀角度的空間描繪,而是深入體驗生活、與當地群眾互動,注重對黃河沿線地區人民精神文化的挖掘和展現。這也是挖掘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的核心要求。在壽光的三元朱村,兄弟團通過答題闖關的游戲環節,重走了一遍從1989年開始的蔬菜種植技術改革之路。“蔬菜大棚”的技術正是從這里開始應用,進而又通過三元朱村人傳授給全國各地,最終帶來農業產業結構的“綠色革命”,解決了中國北方冬季缺乏蔬菜的難題。節目特別請來三元朱村老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親自講述他曾經派出一批又一批技術員,將村里的蔬菜大棚技術向全國進行推廣,幫助其他地區走向共同富裕的難忘經歷。
《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聚焦黃河生態經濟帶沿線的發展現狀,分別以“科技興農”“大河變遷”“大國重器”“能工巧匠”“全民健身”等主題切入,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回應了社會的關切,獲得了與觀眾的情感聯結。在《奔跑吧 黃河篇》第二季的節目中,兄弟團還將去山東濟南學開挖掘機、學烹飪,去甘肅蘭州請當地老鄉吃牛肉面、看看什么叫“黃河九十九道彎”……沿著黃河沿岸繼續奔跑,一個又一個更加精彩的黃河故事即將展現在觀眾面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網評: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黃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兒女在黃河兩岸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留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不朽詩篇。 [詳細] -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高原“精靈”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迎來降雪,野生動物在雪野中覓食、嬉戲,構成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近年來,園區生態持續向好,野生動物數量明顯上升。 [詳細] -
走進若爾蓋濕地:黃河上游生態保護文章這樣做!
花湖濕地是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爾大壩集中匯水區。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了大量的水濕沼澤消失或退化成半濕沼澤或干沼澤。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