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大數據管理平臺初步建成
近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覆蓋國家公園全境、可以實現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管控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大數據管理平臺已初步建成。
在這個大數據管理平臺西寧分控中心的現場記者看到,分控中心首頁顯示屏面積較大、顯示內容全面,按順序點擊相應程序,會出現相應主題的實時畫面和數據。據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大數據管理平臺共設置了生態資源、生態管護、生態科研等8個模塊,通過系統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初步實現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精細化、動態化、體系化管理,這對于國家公園實現高效的保護管理、科學的資源保護、精準的日常巡護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但由于長期以來的數據屏障、碎片化等因素制約,導致在生態質量變化、生態保護決策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按照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管控體系的試點目標要求,系統推進大數據建設,通過整合國家公園內基礎資源、本底資源、前端感知、科研活動、人文經濟、環境保護、林業產業等數據,利用最新的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可視化技術,充分揭示數據間的關聯性、規律性和價值性,為國家公園乃至林業行業的資源監管、生態工程、災害應急、林業產業推廣、價值評估、生態修復等方面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和決策支持。目前,這一管理平臺已在國家公園的生態監測、園區管理、日常巡檢等工作中初見成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木里礦區監測體系:礦區環境質量穩定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13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2020年8月以來,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按年度對木里礦區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木里礦區環境質量穩定。 [詳細] -
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健康穩定或建立生存領地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6日消息,截至8月25日,放歸自然的雪豹“凌蟄”頸圈跟蹤器已回傳衛星點位數據2943條,其中75%的數據為誤差范圍10米內的高精度定位。[詳細] -
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健康穩定或建立生存領地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6日消息,截至8月25日,放歸自然的雪豹“凌蟄”頸圈跟蹤器已回傳衛星點位數據2943條,其中75%的數據為誤差范圍10米內的高精度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