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成立 探索生態保護與社區經濟發展平衡
古藺黃荊老林。 鐘旭娟 攝
9月8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赤水源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在古藺縣黃荊自然保護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以四川省黃荊老林自然保護區為中心,與社區居民共建的社區保護公益項目,是目前四川省第二例、瀘州市首例社會公益性自然保護項目。
在瀘州市古藺縣,省級自然保護區——黃荊老林綿延430平方公里,其中有2萬畝原始森林,這里生長著世界瀕危保護植物紅豆杉、從恐龍同時代流傳下來的植物桫欏、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以及野生金花茶等,另外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云豹、金錢豹、白腹錦雞、脆蜥蛇、毛腿漁鸮等。
如此眾多、稀有的野生動植物群落如何保護?生態保護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助力鄉村振興?古藺縣赤水源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的正式掛牌成立,將把這些目標變為可能。
據了解,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成立后,將發動全社會參與,推動黃荊自然保護區開展社區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及社區可持續發展,為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做貢獻。
黃荊老林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北緯28度生物多樣性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也是赤水河流域重要的水源保護地之一,是長江中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態屏障的核心區域之一,黃金老林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黃荊老林自然保護中心主任陳圓明介紹,中心將圍繞培養當地社區的中青年力量,賦能當地的保護能力,促進所在地社區居民的保護參與機制,通過自然保護、林產品開發、營銷、培訓、咨詢、景觀設計、環境自然教育、生態旅游、森林療養開發,探索實踐生態保護與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配合協助當地政府落實國家自然資源保護相關政策,實現“生態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的愿景。
“赤水源黃荊老林自然保護區是四川省極為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和生態屏障。”四川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一級調研員、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建國已從事自然保護工作幾十年,但這是他第二次參與民間保護中心成立掛牌,同時由社區發起成立的自然保護中心,在四川省也是第二家。“希望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保護中心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也呼吁更多社會力量能投入到自然保護工作中來,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成都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初判為四川特有種
9月7日,網友“成都刀刀”告訴記者,5日下午四點左右,他帶著孩子在大觀堰生態公園附近的某小區外的池塘撈魚玩,無意間撈到了桃花水母。 [詳細] -
第二十一屆投洽會主賓省青海館開館
8日上午,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主賓省青海館開館儀式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出席儀式,青海省副省長楊逢春致辭。 [詳細] -
雪域高原的“富民故事”
隨著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產業富民、生態富民、安居富民……西藏推動富民興藏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績。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