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區壓緊壓實責任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近年來,西藏阿里地區強化政治擔當,壓緊壓實責任,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截至2020年年底,阿里地區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量由原來的2萬只左右增加至現在的6萬只左右,野牦牛由原來的1萬頭左右增加至現在的2萬頭左右,藏野驢由原來的1.5萬頭左右增加至現在的4萬頭左右,雪豹、盤羊、巖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恢復性增長明顯。
建立健全機構。近年來,阿里地區加快推進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建成37個管護站,完成390名專業管護人員培訓上崗工作,瑪旁雍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聘請20名濕地管護員、90名專職管護員,野保員隊伍覆蓋所有國家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每人每年落實補助資金7200元,持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落實。
從2014年開始,阿里地區每年落實24.99萬元,租賃草場用于金絲野牦牛生存棲息,金絲野牦牛種群數量達到200余頭;每年藏羚羊產羔季,阿里地區林草部門積極擔當、主動作為,組織羌塘自然保護區專業管護員、野保員、生態崗位人員按照各自管轄范圍,在藏羚羊遷徙要道、固定產羔區域開展監測、巡護,加大珍稀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同時,阿里地區加強對珍稀野生動物的搶救性保護,明確保護重點、目標和拯救保護措施,及時收養救護受傷、致殘野生動物,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堅決禁止亂捕亂獵,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和行動計劃,深入開展“高原利劍”“高原綠盾”“春雷”等專項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達東村改善人居環境共享美好生活
人居環境整治關系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從根本上改變村居環境,就要讓廣大群眾從身邊的事做起,樹立講衛生的意識。[詳細] -
西藏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鄉村
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宜業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詳細] -
寶“藏”故事|綠色奇跡!西藏推進國土綠化扮靚美麗鄉村
這得益于近幾年西藏大力推進國土綠化,開展“消除無林鄉鎮、無林村組、無綠院落、無林農戶、種樹空白”的“五消除”行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