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打出“組合拳”
2020年,拉薩市環境空氣質量位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二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績背后是對新發展理念的深入落實,拉薩市生態環境局緊緊圍繞拉薩市經濟社會發展決策部署,實施“環境立市”戰略,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拉薩市生態環境局以持續保持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以大氣污染重點領域為抓手,持續開展燃煤鍋爐整治,完成《拉薩市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區》劃定,發布實施《拉薩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督促施工方有效落實減塵抑塵措施。轄區內營業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均已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
同時,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以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調整為重點,全面推動拉薩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優化調整工作;加大污水直排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選取林周縣卡孜鄉一期易地搬遷點共4個村5個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示范工作。
堅決打贏凈土保衛戰。全面摸清土壤環境狀況,加大白色污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禁止白色污染專項行動。通過努力,2020年拉薩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100%。4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地表水無劣V類水體,城中水系水質持續保持良好,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全市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整體保持良好。
提質增效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環評審批不斷提速優化。完善了《拉薩市生態環境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暫行)》,成立環評審批委員會,優化審批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至法定時限50%以內,對民生項目、扶貧項目、重點(大)項目開設綠色通道,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確保審批簡便、提速、科學。2020年全市建設項目環評審批233個,同比增長了37%。
環境執法不斷提質增效。嚴格履行生態環境保護法定監管職能,全面推動智能化環境監管,82%的重點污染企業實現在線聯網監控,全面建成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化”環境監管系統。持續深入開展行業性、區域性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檢查行動,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10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決定書2個,約談3家,查封(扣押)2起,環境行政處罰38起、罰款102萬余元。
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拉薩市生態環境局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設立“環保公眾開放月”,全市選取4處環境基礎設施向公眾開放,保障了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促進了環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設立“12369環境舉報熱線”,嚴格執行舉報熱線24小時值班制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投訴問題,2020年共受理舉報405起,處理率和辦結率100%,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復”。
此外,拉薩市生態環境局以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積極開展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生態示范創建活動。2020年10月,拉薩市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也是全國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首府城市(省會城市)。
下一步,拉薩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與富民利民的關系,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自治區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為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拉薩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維護好生態建家園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建立自然保護區、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嚴厲打擊非法捕獵、運輸野生動物等行為,從源頭上為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保駕護航。[詳細] -
開啟建設西藏新征程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詳細] -
昌都市實施生態農業助推群眾增收
2020年,昌都市卡若區投資1399萬元,實施了卡若區藍天圣潔農業生態園項目,新建高效溫室大棚32棟,占地47畝,主要發展蔬菜種植、花卉等產業。[詳細] -
拉魯濕地下月起對外開放
記者了解到,今年拉魯濕地開放時間為4月1日至11月1日,廣大市民可在每周二至周日的上午10時至下午20時免費入內參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