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豐碩
記者從2日召開的中國西藏“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生態環境保護專題線上研討會西藏主會場獲悉,在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重視支持和努力下,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豐碩成果。
據介紹,西藏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將全區約50%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一些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得到明顯恢復。截至目前,西藏野牦牛數量達4萬多頭,比2003年增加了約2.5萬頭;藏羚羊數量由8萬只增加到超過20萬只,藏野驢由5萬頭增加到約9萬頭,新發現珍稀野生動物5種,過去認為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已突破1萬只,棕熊、狼、沙狐等野生動物數量也有明顯增加。
西藏大學生態學教授、生態學科帶頭人拉瓊說,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野生植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從2007年到2017年,“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與分子進化教育部創新團隊”在西藏共采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填補了種質資源庫中缺乏西藏種子的空白,為人類儲存下綿延后世的“基因寶庫”。此外,西藏自治區建成的第一個種質資源庫已初具規模,目前已庫存西藏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標本388個,種質資源3877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十三五”以來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十三五”以來,西藏自治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響了一場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全區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詳細] -
西藏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好山水 好生活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進環境質量保持和改善,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詳細] -
鶴舞林芝
冬季,成群結隊的黑頸鶴遷徙到西藏林芝市,雅魯藏布江及江畔的農田成了它們越冬的樂園。[詳細] -
護好城市之“肺”拉魯濕地 共享生態成果
2月2日,拉薩市森林消防大隊和拉薩市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干部職工共100余人對拉魯濕地溝渠里的雜草進行了清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