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藏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制定《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草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黨的新時代治藏方略的必然要求”“這充分體現了西藏自治區發揮生態優勢、生態價值、生態功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
連日來,“生態”“建設”等成為代表委員們交流發言時出現的高頻詞匯,大家一致認為,如今的西藏,冰川草地溪流純凈如初,飛禽走獸游魚歡快怡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事關全區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生態安全體系,這對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尤為重要。”自治區人大代表、日喀則市政協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巴桑次仁說。
巴桑次仁介紹,2020年,日喀則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核心,強化責任擔當,創新思路舉措,全力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穩中向好。
資料顯示,2020年,日喀則市“藍天保衛戰”成果明顯,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1天,輕度污染天數2天,優良率達99.4%,比2019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碧水保衛戰”穩中向好,8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2個市級集中式水源地和32個縣級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凈土保衛戰”扎實推進,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總體處于自然本底狀態;“噪聲防治戰”日趨規范,主城區7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為95.2%,晝間達標率為100%。
巴桑次仁說:“《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草案)》站位高、視野寬、布局大,具有極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有利于更好地推進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樣板
群山環抱、天藍水碧,草原遼闊、牛羊成群……
在面積約1.23萬平方公里的當雄草原,羊八井國家地質公園、念青唐古拉-納木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阿熱濕地等諸多景點吸引著游客的目光。
這里是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當雄。
如何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的三年時間里,勾勒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生態畫卷,打造生態旅游品牌引來八方客。自治區人大列席人員,拉薩市當雄縣委副書記、縣長其美次仁給出了答案。
“當雄縣內部自然條件各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資源環境稟賦不同,主體功能要求有別,生態創建沒有統一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其美次仁說。
其美次仁介紹,近年來,當雄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充分抓住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著重開展優化國土空間,構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體系,打造綠色、低碳、極凈、宜居、和諧、人文新當雄。
就《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草案)》,其美次仁說,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推進美麗西藏建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舉措。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協同的綠色發展之路,建立健全生態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美次仁表示,在今后的發展中,當雄縣將力求實現由“美麗風景”向“美麗經濟”、由“生態資本”向“富民資本”轉換,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建好綠色發展實踐基地
“沒想到變化這么大,現在用網、用電、用水都穩定了,生活在這么好的環境里,真的很幸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群眾那貢從1996年搬到玉麥以來,見證著玉麥的點點滴滴。
人居環境越來越好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創建活動有序開展。
自治區人大列席人員,隆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告訴記者,2019年底,隆子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達娃介紹,隆子縣地處邊境一線,一直以來,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爭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公開材料顯示,近年來,隆子縣實施“三通”模式讓平民食材變成搶手貨,實現了當地特色黑青稞生態轉化,逐步形成了“種植、加工、品牌、文化、旅游”一體化,黑青稞產業越做越強。同時,利用獨特的原始生態資源,打好旅游產業發展這張牌,著力打造斗玉、扎日、玉麥三個核心風景區,推動旅游產業穩步發展。
“實踐讓隆子人民知道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實惠讓隆子人民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達娃告訴記者。
達娃表示,西藏自治區應當將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推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和行為規范,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西藏最好的名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到2023年,西藏計劃完成營造林2000萬株
西藏自治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西藏將全力營造全民參與國土綠化氛圍,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進一步推動全區造林綠化工作,鞏固消除“無樹村、無樹戶”成果。[詳細] -
“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99%
“十三五”時期是西藏自治區生態保護建設最扎實的五年。五年來,西藏自治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詳細] -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四郎旺堆:提高退耕還林補貼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昌都市工商業聯合會黨組副主席四郎旺堆,今年帶來了關于提高退耕還林補貼的建議。[詳細] -
西藏45%區域列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
記者20日在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53.9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45%,建成各類生態功能保護區22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