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隆子縣:綠色夢想代代傳遞
發布時間:2021-01-08 09:18: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工作人員收割沙棘林旁的雜草。袁海霞 鄭璐 攝
山南隆子縣沙棘學名“江孜沙棘”,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當年的隆子縣新巴區新巴公社芒措村和新巴村開始試種,中間停止了幾年,上世紀70年代又重新恢復了這一造福后人的工程。
經過幾代人半個世紀的努力,目前,隆子縣人工沙棘林種植面積達到50.33平方千米,覆蓋4個鄉鎮的近30個行政村。沙棘林不但成為了整個隆子河流域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為改變當地的氣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達東村獲“中國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十大示范村鎮”稱號
近日,記者從柳梧新區管委會了解到,在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拉薩市柳梧新區達東村榮獲“中國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十大示范村鎮”稱號,成為西藏自治區唯一獲此殊榮的村落。[詳細] -
鳥瞰雅魯藏布江
冬日,雅魯藏布江緩緩流淌,蜿蜒的河流與藍天、群山相互映襯,呈現出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詳細] -
鶴舞拉薩
林周縣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建立于1993年,2003年被設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雅魯藏布江中游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在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這里便會迎來成群的黑頸鶴過冬。[詳細] -
林芝墨脫縣森林植被覆蓋率高 生物多樣性得到較好保護
“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無序開墾、毀林耕墾”是墨脫縣一種古老傳統的農耕方式,它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大,且投勞多、收益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