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指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
圖為冬日青海湖。(資料圖) 張傲 攝
青海省水利廳26日發布消息,最新監測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咸水湖青海湖流域2019年土壤侵蝕與前一年相比呈現趨弱態勢。
青海湖一角。(資料圖) 張傲 攝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咸水湖,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征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日前,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組織專家對《2019年青海湖流域生態監測體系運行項目水土保持專項監測報告》進行了技術審查,專家組同意通過技術審查。
圖為青海湖畔。(資料圖) 張傲 攝
上述監測報告顯示,青海湖流域土壤侵蝕總面積為26381.77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工程侵蝕面積分別占30.42%、23.35%、46.16%、0.06%。
據悉,與2018年相比,2019年土壤侵蝕總面積減少了52.06平方千米。
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專家表示,上述監測報告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提供了年度數據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報告顯示:未來50年瀾滄江源區年平均流量呈增加趨勢
青海省氣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對瀾滄江源區水資源影響評估》的發布,為提高瀾滄江源區生態系統穩定與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科學氣象數據支撐。[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4日,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來自國家公園建設領域的各位專家學者和管理者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詳細] -
遷出大山天地寬 聚焦生態促發展
尖扎縣屬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帶,溝壑縱橫,植被稀疏,地質環境破碎,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植樹造林任務艱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