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生態

      青海: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鐘倩 發布時間:2020-10-15 15:11: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在第21屆青洽會的展館內,循環經濟館吸引了眾多目光,從海西到西寧,從鹽湖化工產業到特色生物資源開發,一件件產品,一張張圖片都印證著青海近年來走過的堅實旅程。

        亙古綿長的高山大川、一望無際的瀚海戈壁、遼闊無垠的草原牧區是大自然對青海的珍貴賜予,是青海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青海本來就是個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它的發展應秉承三個理念:第一,開發過程中不要破壞環境;第二,要高附加值地開發;第三,要跟國內大產業循環結合到一起。”國家發展循環經濟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在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說。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便是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自2012年提出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戰略部署以來,青海省大力推動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建設,努力構建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及企業、園區、社會的多層次全方位循環型經濟體系,為“一優兩高”戰略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在2019年度,青海省循環工業增加值占比高達60%,筑起了高質量發展的青海之路,循環型產業實現了向體系化、高值化、創新化方向的蝶變。

        綠色發展理念主導青海經濟版圖變革

        “青海是有經濟發展后發優勢的,可以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推動經濟發展,這就要求青海貫徹循環經濟的理念。”杜歡政在談起青海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時如此說。

        建設生態青海,必須和實現發展模式的綠色轉型統一起來,必須突出以環保優化發展,以改變生產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為著力點,著力協調好經濟與環境的關系。

        自此,綠色成為青海發展的風向標的關鍵詞。

        2010年3月,國務院批復《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試驗區建設發展由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3年,青海省實施《青海省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提出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選擇具有比較優勢且具備一定發展基礎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產業,先行先試、重點突破,走具有青海特色的小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在海西的工業園區,環環相扣的產業鏈讓一滴鹵水走上了一趟奇幻之旅;在靈秀的河湟谷地,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垃圾收集從無害化轉向資源化分類處理。這些變化,正是青海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綠色發展帶來的變化。

        十年歲月流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卻一脈相承。如今的青海,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初步構建,八大綠色產業技術體系已具雛形,12條循環產業鏈穩步發展,初步構建起四個千億元循環型工業基地、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十大特色農牧業產業帶,循環型農牧業四個百億元產業加快成長,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落地青海省,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生態旅游等新產業不斷涌現,總量規模不斷擴大。

        以園區特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上下游產業建鏈補鏈

        鹽湖化工產業已形成850萬噸氯化鉀、100萬噸硫酸鉀鎂肥生產能力,基本建成了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產業體系;油氣化工產業已形成225萬噸原油和75億立方米天然氣開采,基本形成了油氣開采為龍頭的油氣化工產業體系;金屬冶金產業已形成470萬噸鐵礦采選、185萬噸鉛鋅采選,基本形成綜合利用金屬冶金產業體系……

        這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十三五”發展建設的成績單。產業園區是產業項目建設的主陣地,有著經濟、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要素的集聚效應和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在新的發展階段,園區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海省制定實施加快工業轉型建設重大產業基地、支持海西加快發展轉型、推動各類產業園區改革創新發展等意見,編制完成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主導產業體系等規劃,集中布局關聯產業,加快全省15個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驗收。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東工業園區作為青海省循環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一東一西之間,帶動了產業集聚發展,為青海省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19年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工業園區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約595億元、650億元、140億元,三大園區工業總產值約占全省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產業鏈清晰、融合集聚、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已經初見雛形。

        科技創新不斷拓寬資源利用的可能性

        循環經濟是解決好工業發展對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的關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想要通過循環來實現資源的“吃干榨盡”,這也考量著地區科技創新的程度。

        廣袤青海,地大物博,蘊藏著新能源、新材料、鹽湖資源、中藏藥生物醫藥等綠色資源稟賦,近年來,青海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鹽湖化工領域,突破了鹽湖鉀礦固液轉換、鹽湖鹵水電解法金屬鎂引進消化吸收、鹽湖鹵水提溴、離子膜技術鹽湖提鋰、氯化鎂生產氫氧化鎂阻燃劑及高純鎂砂生產等關鍵技術。

        ——新能源領域,突破了多晶硅流化床冷氫化、多晶硅副產四氯化硅循環利用、48對棒還原爐研發及規模化應用、多晶反應離子刻蝕制絨技術等關鍵技術;

        ——生物醫藥領域,突破了枸杞鮮果保鮮、沙棘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從沙棘和枸杞中提取生物黃酮(多糖、小分子肽及果油) 、青稞提取β-葡聚糖等一大批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

        如今之青海,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百項創新攻堅、重點產業科技支撐、科技“小巨人”、“雙倍增”工程和工業強基工程,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難題;通過積極打造支撐科技創新新平臺,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由2015年的32家增加到43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立足推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加大對“產學研”合作項目資金扶持,重點產業和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升。一批批關鍵技術得到突破、一系列科技創新平臺得以打造,全新的創新創業創造新生態正在塑造,科技支撐的效能正在加倍釋放。

        從“單打獨斗”的資源粗放式開采到“吃干榨凈”的循環開發利用,再到“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加快培育,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青海省審時度勢所作出的積極選擇。風勁催潮涌,揚帆逐浪高,把握機遇,趁勢而上,循環經濟必將成為青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久久午夜免费鲁丝片| 欧美精品hdvideosex|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资源在线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色老头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拔播拔播华人永久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国产jizzjizz免费视频|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丁香婷婷在线观看|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口工里番h全彩动态图|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男男gay18|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韩国免费观看高清完整| 国产福利小视频| 884hutv四虎永久黄网|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三级黄在线播放|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