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任務全面完成
有著青海“天字號”改革工程之稱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前已基本完成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具備了正式設園條件!經過近五年的探索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不斷取得實效,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積累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
今年是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建園之年,國家林草局將在今年9月委托第三方進行實地評估驗收。為此,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展了試點任務自評工作,并形成了自評報告,做好了國家評估驗收迎檢準備工作。
自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以來,青海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的國家地質公園等6種15個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整合,實行了一種類型整合、一個機構管理的新機制。在“一園三區”構架下,突破條塊分割、管理分散的傳統模式,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積累了實踐經驗,提供了青海方案。近四年來青海省先后累計投入資金24.29億元,加大對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修復、巡護道路修復、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修復、科普教育等工作,讓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同時,青海省堅持“保護優先、生態扶貧、和諧穩定”的建園理念,探索創新設置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將放牧員轉為管護員,園區內實現了“一戶一崗”政策全覆蓋。目前,共設置生態管護公益崗位17211名。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青海省級財政每年投入3.72億元資金,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協調推進綠色發展,積極發展適應國家公園建設的生態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積極推進高原現代特色有機畜牧業發展,園區范圍內重點組織實施產業扶貧、安居扶貧、社會扶貧、脫貧保險及農牧民轉產就業培訓,以支持搬遷牧民產業發展等手段推進園區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實現了體制建設綠色發展。
全面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需要的是多方發力,在建設過程中,青海省積極與多方合作,開展國家公園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柔性引進生態創新創業團隊和緊缺專業人才、聘用生態保護高級專業人才。與新疆、西藏建立了國家公園生態系統保護區間合作機制,探索建立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省份協同保護三江源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機制。在2019年舉辦的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更是引發了國際積極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政協召開“建立三江源博物館”重點提案辦理情況匯報會
8月10日,青海省政協召開“建立三江源博物館”重點提案辦理情況匯報會。青海省政協副主席杜捷出席會議并講話。 [詳細] -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召開 學習貫徹全省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大會精神
8月14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第46次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全省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大會精神。[詳細] -
青海:專家暢談“新”得 建言藏鄉治理
對基層藏鄉的治理要因地善治善為,重點抓宗教之治,突出制度創新,補齊能力建設短板,活用科技與網絡手段,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