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啟動13800株巨柏野外回歸工程
為科學進行引種和人工種植,不斷壯大巨柏野外種群數量、提高自然更新和繁育能力,林芝市在朗縣啟動了巨柏野外回歸種群恢復工程,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將13800株巨柏引入到適合它生長的150畝自然環境中。目前,已完成苗木栽植 8500余株,配套建設圍欄3400米,水池1座,安裝牽水管3500多米。
巨柏是林芝特有的珍稀孑遺物種,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稱,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自然平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巨柏在林芝市野外種群分散且數量較少,僅分布于朗縣、米林雅魯藏布江沿岸的狹窄區域,巴宜區和波密縣易貢鄉有零星分布。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據悉,近年來,林芝市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開展了巨柏資源調查、監測和救護工作,設立了巨柏種群重點保護點3個,人工繁育巨柏苗木50000株。此次回歸的巨柏有三年生、五年生、七年生等不同苗齡,將有效增加巨柏野外種群數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最美第三極”:筑起生態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區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西藏各類沙化土地面積較前期減少了3.5萬公頃,年均減少面積0.7萬公頃,防沙治沙工作成效逐步顯現。[詳細] -
確保安全度汛 西藏24小時密切關注江河水情變化
目前,西藏自治區正值主汛期,全區所有水文(水位)監測站對西藏自治區主要江河雨水情進行監測,各水文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方位開展監測和預報工作,為全區防汛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詳細] -
西藏通過輻射環境監測能力評估
近日,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對西藏自治區輻射環境監測能力進行實地評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