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生態

      云南怒江州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實現共贏

      蔣朝暉 發布時間:2020-06-28 09:04: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近年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怒江州)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變地理劣勢為資源優勢,讓綠水青山助力脫貧攻堅,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當前,怒江州各族人民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巨大跨越,藍天、碧水、青山讓怒江州成為云南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堅持生態優先,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實現共贏

        據怒江州委書記納云德介紹,怒江州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少數民族人口多,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黨的十八大以來,怒江州結合實際,堅持增綠與增收、生態與生計并重,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走出了一條怒江實踐之路。

        怒江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創建、“兩江”流域生態修復和“怒江花谷”生態建設。先后出臺《關于在脫貧攻堅中保護好綠水青山的決定》《怒江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通過群眾搬遷下山,生態修復上山,讓群眾擺脫貧困,讓原居住地生態脆弱區得以休養生息。實施“以電代柴”項目,培育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綠色生活理念。從貧困群眾中選聘生態護林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生態脫貧。實施“保生態、防返貧”生態建設鞏固脫貧成果行動,組織貧困人口參與推進怒江、瀾滄江兩岸生態修復治理。扎實推進“怒江花谷”生態建設,把退耕還林、陡坡地生態治理、產業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一起抓實抓細。

        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扶貧,怒江州各族群眾告別了“靠山吃山”、陡坡耕作、毀林開荒等傳統的農耕生存方式,用電磁爐、液化灶替代了柴火,逐步養成了健康文明的現代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

        “現在,鄉里更加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守護好綠色邊疆。鄉親們在發展中嘗到了保護生態的‘甜頭’,參與巡山護邊、舉報破壞生態行為更加積極主動。”貢山縣獨龍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孔玉才說。

        2019年,怒江州新增國家級公益林202萬畝,完成陡坡地生態治理等營造林20.4萬畝;六庫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全州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Ⅱ類標準,飲用水環境質量優良率為100%;全州境內主要河流怒江、瀾滄江水系監測斷面水質保持在Ⅲ類以上,獨龍江監測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為100%。

        截至2019年末,怒江州累計脫貧22.3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6.24%下降到10.09%,獨龍族、普米族實現整族脫貧,169個貧困村出列,貢山縣脫貧“摘帽”。經動態監測,目前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如今,綠色已成為新時代怒江最顯著的底色。隨著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怒江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天更藍了,全州森林覆蓋率達78.08%,居全省第二位。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省前列,貢山縣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州創建正在開展現場核實。

        走好“三條路”,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怒江州98%以上的土地是高山峽谷,這是發展的劣勢,但擁有著78.08%的森林覆蓋率和良好的自然資源,這恰恰成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利用生態資源實施生態扶貧是怒江脫貧攻堅必然的選擇。”怒江州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呂超說:“2019年底,全州農民人均林業收入近3000元,占到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近年來,怒江州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脫貧,著力走好實施生態補償實現護綠增收、開展生態修復實現造綠增收、發展生態產業實現借綠增收“三條路”,加速推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在實施生態補償方面,怒江州把生態護林員作為實施生態扶貧的重要抓手,將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地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參加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資源管護,實現生態得保護、貧困群眾得增收。福貢縣子里甲鄉子里甲村農戶木付迪,2016年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在管護好森林的前提下,帶頭發展林下種養業,全家5口人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2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2000多元,真正實現了“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通過開展生態修復,怒江州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增收脫貧的過程。近年來,怒江州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和陡坡地生態治理56萬畝,惠及11.33萬貧困人口,補助期內人均增收3000多元;推進怒江、瀾滄江兩岸生態修復治理,組建了185個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讓2.05萬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修復工程,就地實現勞務收入。

        在發展生態產業上,怒江州全面打造以核桃、漆樹為主的木本油料產業;以花椒、草果為代表的綠色香料產業;以重樓、云黃連等為主的林下產業。目前,全州已形成近380萬畝生態產業,“四山夾三江”的怒江莽莽群山已經變成“金山銀山”,成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2019年,獨龍江鄉草果產值1110萬元,戶均增收達9674元。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楊建梅表示,通過先行先試,怒江州逐漸探索出以“扶貧車間+科普基地+護鳥協會+農戶”的生態旅游、“景區運營+合作社+非遺工坊+農戶”的鄉村旅游等旅游扶貧新模式,既讓當地群眾分享到旅游發展的紅利,傳承民族文化,又保護了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一级性生活免费| 最近2018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s级爆乳玩具酱国产vip皮裤|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bbbbb|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日韩午夜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放进去岳就不挣扎了|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欧美又大又粗又爽视频| 亲子乱子xxxxxx|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理论片| 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御书宅自由小说阅读无弹窗|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456在线视频|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 www国产91| 性生活大片免费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