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共創美麗幸福
山頂的積雪還未消融,河谷里的桃花正開得繁盛;拉貢塘高山牧場在雪域高原之上蜿蜒飄舞;千年核桃園里樹影斑駁間,累累核桃果點綴在古樹上,一片綠葉成蔭子滿枝的景象……這就是美麗的朗縣。
朗縣地處美麗富饒的雪域高原東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地域面積約4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700米,屬高原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垂直氣候復雜多變,自然災害較頻繁,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朗縣歷屆縣委、縣政府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制定“12345”工作思路,團結帶領朗縣各族干部群眾在保護和建設“綠水青山”上積極作為,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來,朗縣人居環境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城鄉百姓從中受益。在城鎮,錯落分布的綠地讓老百姓“開窗就能賞景,出門就能游玩”,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成為時尚;在農村,“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等困擾群眾的問題得到根本扭轉。
朗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堅持綠色健康,打造生態發展新業態
近年來,朗縣不斷打造現代化生態農業產業。2019年,朗縣新增蘋果種植面積1556畝,目前累計達6445.4畝,掛果2354畝,實現產量38.86萬公斤,實現產值388.6萬元。核桃種植面積達10222.7畝,實現產量36.585萬公斤,實現經濟收益877.9萬元。辣椒種植面積3270畝,實現產量1874噸,實現產值1124.4萬元。同時,引進西藏勁朗食品有限公司對辣椒進行深加工,形成了綠色有機、從種植到加工到銷售的一體化生態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3月份以來,朗縣動員全縣干部群眾進行植樹造林,完成義務植樹1300余株。各鄉鎮、村(居)、寺廟、企業、學校、部隊共完成義務植樹28000余株。截至目前,已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00畝,栽植各類樹苗59000株。其中,各鄉鎮、各村(居)將相關工作持續開展至5月中下旬,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500畝98000株樹的造林任務。
狠抓環境整治,改善城鄉環境新面貌
朗縣縣委、縣政府凡事謀在先、走在前,早在今年以前,就對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重點安排。
朗縣對城區進行衛生區域劃分,組織機關單位分片承包,并要求每周五由所在單位負責開展對衛生區的打掃工作,用實際行動引導群眾自覺打掃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朗縣專門組織開展了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樹牢了全民衛生意識、環境整治意識。今年,朗縣還組織開展了河道清潔行動,160余人參與,分別對雅江段縣城河灘及普曲河灘內的生活垃圾、雜草統一收集后進行了清運,河道沿線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改善,大家一起為河道保潔、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營造了全民治水的濃厚氛圍。
朗縣建立鄉村環保責任機制和村規民約,及時清理積存垃圾以及污水,重點治理鄉村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倒亂流、亂種亂養等現象,促使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走上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嚴格監測執法,筑牢生態安全新屏障
環境監測執法對整個環境保護工作和環境科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今年以來,朗縣積極開展縣域環境質量監測,分析污水處理廠排放水質達標情況,并進行實地監測,了解農村環境質量變化規律,探索建立朗縣環境質量監管體系,加強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掌握朗縣全縣環境空氣、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環境質量,著力提升朗縣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同時,對施工等重點行業和河湖等重點領域,加大檢查執法力度,營造經濟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的良好生態環境。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美麗朗縣新圖景正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多措并舉打贏藍天保衛戰 西藏拉薩市一季度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實現了大氣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提升的良好局面。[詳細] -
漫評: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生態文明
正是山花爛漫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考察調研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此之前,習近平總書記重訪首次提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