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路見西藏 中央媒體‘兩路行’”中國西藏網記者團隊深入西藏林芝、昌都,沿著川藏公路沿途代表性地點開展系列采訪報道,行路間,記錄下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幀幀鏡頭。
林芝市波密縣,“通麥天險”通途變坦途。川藏公路從波密縣102道班到巴宜區排龍鄉20多公里的通麥路段,自然條件復雜險峻,山高谷深、自然災害頻發,路況異常兇險。在基建關鍵技術和施工工藝支撐下,該路段現如今已是橋連隧、隧接橋,工程雄偉壯觀。102隧道、飛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號隧道、帕隆2號隧道和通麥特大橋、迫龍特大橋“五隧兩橋”穿山越河,共同聯結成為路上的“安全長城”,曾經讓川藏線行車司機們談之色變的高危路段,如今已經變得輕松易行。
跨江而建的單塔單跨鋼桁懸索橋——通麥特大橋 攝影:達次
八宿縣旺比村,“科技致富經”送到田間地頭。成串的圣女果沉甸甸地壓彎枝頭,即將成熟的黃瓜青翠欲滴,蔬菜幼苗整齊栽種成排……植被難以存活的鹽堿之地,經過科技“改造”已成為旺比村農產品的豐收樂園。在物聯網植物工廠,全水培種植技術擺脫了當地土壤條件的制約,能確保任何氣候條件下都能實現全年全天候蔬果種植。工作人員通過監看溫室前端控制臺,便可精準掌握農作物生長情況??萍荚谵r業種植領域的廣泛應用,讓當地三十多畝鹽堿地變廢為寶,這正是科技賦能農業生產、助力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多吉曲西正在植物工廠里采摘成熟的黃瓜 攝影:鄒慧
八宿縣白瑪鎮,藏香豬認養平臺飼養忙。在閩藏援(八宿)高原生物科技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數據中心大廳的顯示大屏上清晰地展示出藏香豬的日常飲食、健康狀況、活動步數等飼養細節。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這里被認養的藏香豬身上都佩戴有GPS,工作人員能通過精準定位第一時間掌握每個個體的生長情況,有效提高了飼養管理水平,吸引著越來越多顧客前來認購。在科技助力下,西藏特色畜牧業品種藏香豬正日益打開更加廣闊的消費市場。
數據中心大廳內,藏香豬飼養情況清晰可見 攝影:姚浩然
……
蜿蜒千里的川藏公路沿途,隨處可見科技賦能城市發展的點滴細節。公路為基、科技先行,行走在川藏公路,各族群眾的笑臉是最好的時代注解。(中國西藏網 文/李一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