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赴阿里援藏情深 ——記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趙泓博
“阿里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家了,我自己也早就成為阿里人了。”四次援藏,五年時間,河北援藏干部趙泓博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援藏精神。
初見趙泓博是在一個雨天的項目工地上,身材消瘦的他像往常一樣身披雨衣在工地進行稽查工作,此時的他已經感冒,同事勸他去回去休息時,他卻帶著笑意說道“不礙事,先把工作完成。”
2016年、2017年趙泓博兩次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在西藏阿里地區短期工作,2019年7月由中組部選定為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選派到阿里地區住建局進行為期3年的對口支援工作。2022年,工作出色的他又一次被中組部選派為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而他本人在此之前也主動提出想要繼續留藏,就此趙泓博帶著河北省委領導和家鄉父老的囑托,帶著使命感和榮譽感,再一次來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開始了他的第四次援藏工作。
初到阿里的他,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投入到工作中,牽頭開展阿里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起草了《阿里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任務分工材料》、《政府投資房屋建筑類、市政基礎設施類審批流程圖和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圖》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充分征求18個相關單位意見,經過3輪修改后印發各相關單位執行,為行政審批列清單、示流程,促進審批事項改革任務落細落實。同時,他還積極投身于地區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他參與管理的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平都成為了地區的行業標桿和示范。
作為阿里地區在建項目巡查稽查工作組成員的趙泓博主要負責對阿里地區所轄7個縣在建項目和地區的項目進行稽查,下鄉已成為他工作的日常。“在一次下鄉巡回稽查中他受到風寒感冒,嗓子啞到說不出話,只能寫字交流,在完成上午的項目檢查工作后,他匆忙去醫院輸完液,隨后又同工作組前往其他縣開展工作。”趙泓博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風和精湛的專業技術,得到了同事們的交口稱贊。
趙泓博在參與一次建設項目實地督導前,在了解到當地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身體情況本就不好的他沒有猶豫立馬收拾行裝奔赴現場。在近3個月的督導工作中,頻繁斷電,泡面成為日常主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所在的項目成為當年唯一一個完成施工節點任務的點位。不僅如此,在援藏期間,趙泓博牽頭組織完成了《阿里地區生態混凝土護坡應用研究項目》,通過了自治區的驗收,取得發明專利兩項,并無償給當地使用,為建設阿里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
援藏期間,趙泓博最想念的無疑是遠在河北的家人。2017年趙泓博請假前往河北照顧待產的妻子,他在趕到家的當天女兒就出生了,然而陪伴妻女剛到一個星期就接到受援單位電話,需要緊急返回,趙泓博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上。2021年,趙泓博小兒子出生,照顧兩個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妻子的肩上。據他回憶,有一次兩個孩子發燒急需前往醫院,當天廊坊突降大雪,路上車輛無法通行,而遠在阿里的他卻無法為家人做些什么。談到這里,這位七尺男兒的眼角不禁濕潤了起來,“說不想家是假的,這幾年感覺非常愧對家里人,但我知道,只有好好工作取得成績才能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家人的支持。”
“援藏是難得的人生歷練,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奉獻,更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在第四次援藏生涯開始之時,趙泓博已為自己定下未來3年援藏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想實招、干實事,繼續為阿里地區建設補短板、強弱項,為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阿里篇章而不懈奮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杜紅旗:發揮專長,為對口援建貢獻力量
2022年7月,時任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積金貸款中心副主任的杜紅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作為北京援青干部人才的一員,來到了玉樹州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援建工作。[詳細] -
李光文三次援藏:愿為山海作橋梁
屏幕那邊,金山中學教師李賢武從生活中的例子說起,為學生講解關于“平方根”的數學知識,有時他會結合西藏當地情況開展教學舉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