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組團式”援藏工作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拉薩市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開展醫療、教育“組團式”和“小組團”援藏工作。
以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紐帶,提升診治診療水平。援藏醫療人才團隊持續在鞏固、深化、拓展、創新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上下功夫,實現開放床位由370張增加至550張,醫院病區由8個增加至20個,診療專業、學科由原來的13項增加至28項,建設全區首家4K數字化手術室,醫療服務規模及患者就診體驗得到顯著提升。成功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消化內科,自治區級重點專科儲備項目5項,市級重點專科8項,“以院包科”科室11個,實現優勢學科持續強化,診療水平不斷提升。到各縣(區)開展義診12場次,就診3000余人次,發放藥品4萬余元。通過“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等模式,援藏專家帶領本地干部累計開展260余項新技術和多例疑難危重手術,與本地394名干部實施“師帶徒”“造血”工程,實現本地300余名醫護人員能夠獨立開展至少1—2項新技術,170余項新技術實現了本地干部獨立開展,為受援醫院培養一支“永不走的醫療隊”。
以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為支撐,提高教學質量。高度重視學校思政教育,積極參加主題教育學習130人次,建言獻策41條,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和通用語言文字版教材,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優化創新教學方法5項、開發校本課程13門、開展同步課堂同步教研活動50余場、為民辦實事25件,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以省包校”“傳幫帶”作用,以師德、教學、教育和科研為切入點,將引入援藏教師的“輸血”模式轉化為培養當地教師的“造血”模式,創新幫帶方式、拓寬幫帶渠道、建立長效機制,開展專題講座、名師送教下鄉、研學交流、聽課評課、上示范課等活動,帶動更多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和全面提升教學能力。
以“小組團”援藏為抓手,助力高質量發展。突出服務拉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援藏省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市場化程度深的優勢,精準實施“小組團”援藏工作。北京城市規劃建設“小組團”投資662萬元建成萬達廣場連心橋,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北京城市交通治理“小組團”優化完善拉薩主城區314個路口紅綠燈配時方案,積極解決交通隔離設施、標線設置維護及行人“過街難”等群眾關切問題。江蘇市場“小組團”組織10家“拉薩好物”企業78類產品首次參加中國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有效提升拉薩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江蘇城市規劃建設“小組團”邀請東南大學王建國院士帶隊等多個專家團來拉薩指導八廓街古城改造和規劃編制工作,助推拉薩經濟社會發展。廣大援藏干部人才積極落實自治區黨委“雙招雙引”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優勢作用,堅持招商與招才并舉、引資與引智并重,招引項目167個,協議投資390億元,實際到位113億元,為推動拉薩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春茶話齊歡聚 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共賀藏歷新年
1月29日,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下文簡稱“協會”)在京舉辦喜迎春節、藏歷新年茶話會,協會學習指導老師毛如柏、范小建、朱曉明、茍天林與新老會員70多人歡聚一堂,共慶佳節。[詳細] -
“心系西藏·大愛浙江”愛心公益活動在日喀則啟動
他們對福利院全體兒童心理測評量表進行計分和評估,并出具心理健康評估報告,詳細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一對一心理疏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