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漁業”助力漁業振興 首屆漁業漁村振興論壇聚焦漁業現代化
人民網福州6月1日電(林曉麗)5月30日至31日,首屆漁業漁村振興論壇在福州舉行,論壇圍繞“漁業漁村振興”的主題展開對話,探索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中的漁業漁村發展。
與會專家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漁業漁村振興。“漁業總產值去年統計1.28萬億,占大農業總產值10.2%;漁業從業人員是1326萬人,占農業就業人員6.3%;水產養殖面積1.1億畝,占農業耕地面積6.2%。”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通過數據指出,漁業的主要方面在大農業里占據重要位置,因此漁業的發展和漁區的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任務。
崔利鋒同時表示,漁業水域的生態環境存在退化的情況,傳統生產養殖對環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因此,綠色漁業是漁業現代化建設的主攻方向。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認同這種觀點,“我國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是為人民提供優質安全的水產品,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與水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必須著力推進養殖業綠色發展,推進漁業資源養護,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實現漁業漁村振興是最終目的,通過何種手段來實現,與會專家認為,第三產業在漁業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科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認為,隨著逆城市化發展,鄉村正成為人們向往消費的新增長點,旅游和休閑漁業相融合的發展前景廣闊,所以應當堅定漁業和旅游相結合,“目前來說休閑漁業的供給規模不足,供給的質量不高,應該把漁業的產業邊界打開,嫁接過來休閑和旅游,在全國構建全類型組合、全要素配置和全時空覆蓋的‘三全’漁業休閑體系”。
在介紹臺灣漁業漁村振興經驗時,臺灣休閑漁業發展協會秘書長何立德表示,以創意+創新+創業為特色,為臺灣地方產業注入發展動能,同時以農業、生活、生態為基礎,推動了臺灣漁業旅游,通過產區與農業旅行社合作,推動漁村特色發展,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漁業協會、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