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達沃斯”11年 總要有人守護那束“未來之光”
每到初夏,上海這座城市都要召集全球聰明大腦或直面交鋒或互相啟迪。以思想激蕩,探索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創新”。
2008年至今,“浦江創新論壇”接待過數不清的大咖,也激辯過數不清事關人類發展的議題。
十一年專注一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月24日,2019浦江創新論壇正式開幕。黃浦江邊,再一次諸多世界頂尖創新“大咖”云集。華山論劍也好、大咖論道也好,大咖們這次瞄準的是“科技創新新愿景新未來”,要深入探討未來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研判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影響及對策,描繪全球科技創新的新愿景、新未來。
一直以來,“科技達沃斯”,這是浦江創新論壇始終致力于要打造的目標。一場會究竟意義何在,值得11年甚至未來更久的堅持?
激蕩思想 世界最聰明的“大腦”聚會
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愿景是什么?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顛覆性技術、黑科技會是哪些?未來會涌現那些產業新業態、新熱點……論壇上,每個議題都敏感而前瞻。
誰來回答?且看歷年的參會“大咖”名單。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斯坦福大學教授朱棣文,諾貝爾獎得主、意大利物理學家Cario Rubbia,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長維爾切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席Antoine Petit,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以色列副總理、內政部長Silvan Shalom,俄羅斯總統顧問富爾先科……
沒錯,浦江創新論壇歷來都是全球“大咖”云集的平臺。11年來,來自全球的千余位政界高層、學界泰斗和商界精英思想的碰撞,“擦”出了一批對經濟發展和創新具有突出價值的深刻見解。
“大規模的科學發現時代已經過去,創新網絡,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織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2015年在會上提出。
“‘一帶一路’建設對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提出緊迫需求,中國愿與各國共享科技成果和創新發展經驗,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2016年,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這樣表示。
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認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當今世界的潮流。
“中國的‘區域力量’資源豐富,未來長三角將成為世界第一‘全球區域’” 2018年浦江創新論壇,“區域一體化”被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提及。
歷經十一年的發展,浦江創新論壇的規模不斷擴大,每一次會議的集聚著全球“大咖”,可謂是行業領域“最強大腦”。論壇的學術交流水平和級別也變得越來越高,論壇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層次國際創新論壇,“高層次”“國際化”愈來愈突出。
截至目前,本屆論壇應邀發言嘉賓來自于21個國家,共計近150人,其中科學家和學者約占46%,企業家約占39%,政府官員約占15%,外籍嘉賓約占三分之一。。
“上海將堅定不移走開放、協同的創新之路,要成為開放度高、吸引力強、最能出成果的創新首選之地;上海要把提高創新策源能力作為重中之重,將強化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技術開發應用示范帶動作為主攻方向;上海要努力營造充滿生機的創新生態,鼓勵多樣性、協同性、包容性,提供合適的創新氣候和豐厚的創新土壤。” 2018年,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浦江創新論壇上這樣表述。
若把上海比作一塊創新的“土壤”,那么浦江創新論壇一顆正在向世界播撒科創的“種子”。今年,浦江創新論壇致力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信號釋放地、重要話題引領地和重要論述策源地。
推動進步 科創項目合作的“大舞臺”
據悉,本屆論壇主要由“1+4+11”組成,即1場開幕式暨全體大會,4場特別論壇,11場專題論壇。其中,特別論壇包括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國際高水平科研機構研討會、主賓國論壇以及“一帶一路”創新之路建設專題研討會。
去年,浦江創新論壇首次增設“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邀請了20多位4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創新創業先鋒開展一場富有朝氣、富有探索精神的思想盛會。中科大教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陸朝陽,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魏思等一批青年創業者,分享了創新的力量。
“上海科創中心股權投資母基金”在論壇上揭牌成立;“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測評實驗室”“上海技術轉移學院”項目揭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科技部門在論壇上簽署《長三角地區加快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戰略合作協議》,并啟動了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芬蘭埃斯波市的中芬金橋創新中心與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分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中俄雙方共促成簽署7項中俄科技合作項目;由上海市和以色列方面聯合成立的中以上海創新中心揭牌;上海創新中心(倫敦)、上海技術交易所倫敦分中心揭幕;中葡、中法達成科技創新合作意向……
十一年來,浦江科創論壇廣泛吸引國內外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特別是2012年創設主賓國和主賓省機制,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國際科技和合作和區域創新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
本屆論壇的主賓國新加坡也派出了高級別團隊參加論壇。新加坡新任副總理王瑞杰將在浦江創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黃祖信表示,本屆論壇,新加坡將重點聚焦“共同建設可持續未來”和“健康2050”兩大主題,希望深化與中國企業、科研人員在創新領域的交流合作,兩國有著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除了傳統產業板塊,也在不斷深化科技方面的雙邊合作。
作為本屆論壇的主賓省的河北省也為論壇做足了功夫。據河北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郭玉明介紹,河北省代表團將就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議題,與與會嘉賓探討如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同時向參會代表介紹河北省在科技成果轉化、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方面出臺的新政策等。
一批批合作意向達成、一個個項目揭牌落地,浦江創新論壇匯聚的國際國內資源,推動了國際科技合作、產學研互動,形成了一批更加務實的成果,不僅為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思路和方向,也為國際科創項目合作搭建了“大舞臺”。
春江水暖 國際科創信號的 “策源地”
“創新型國家之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格局與使命”“新時代創新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1年來,浦江創新論壇的主題不斷因勢而變,已成為觀察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窗口。
2018浦江創新論壇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作主旨演講時曾指出,要著力優化科技力量“新布局”、謀劃科技發展“新藍圖”、激發科技改革“新活力”、構建科技創新“新生態”、打造區域創新“新高地”、開拓創新合作“新空間”、弘揚求真務實“新風尚”。
據《2018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分析,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總體進展良好,顯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崛起趨勢。
2018年,論壇首次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2018全球科學家“理想之城”調查報告》,并繼續發布本年度《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等系列研究成果,引領了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風向標。
其中,《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系列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發布反映全國各地方創新活動的客觀數據和評價結果,有效支撐和服務國家及地方科技創新管理與決策,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2018全球科學家“理想之城”調查報告》,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會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研究推出,根據面向全球科學家的調研顯示,上海已成為全球科學家最向往的中國工作城市。
今年,論壇聯合科技部戰略研究院、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多家機構共同發布系列智庫研究成果,包括《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2019》和《2019“理想之城”全球創新策源城市》等。
“與往屆相比,本屆論壇將更突出‘高、新、亮’三大元素”,據科技部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張炳清介紹,本屆論壇突出創新主體,為更多的企業家和創新創業者與政策制定者提供對話渠道;突出青年力量,著力構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臺,邀請具有全球視野和影響力的青年英才,分享他們的成果與思考,共同探討如何在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同時更加突出未來趨勢,及專業化、國際化的視野,構建世界一流科研機構交流平臺,邀請國際知名綜合性實驗室或研究機構,介紹其經驗的同時,通過促進跨學科融合、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實現有影響力的科研創新。
顯然,浦江創新論壇已成為世界觀察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窗口。
同時,十一年的堅持,論壇更成為了創新思想碰撞的“國際舞臺”,涌現了一批思想成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施驅動發展轉了提供了智力支持,也成為了國際科創信號的“策源地”。
守護希望 “科創達沃斯”世界會客廳
當今世界,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中國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努力建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創設于2008年,浦江創新論壇因“創新”而生,因“創新”而榮。黃浦江畔滾滾江邊,科創世界會客廳大門已經打開,誠邀八方。
十一年來,論壇在注重政府引導同時,有效發揮市場作用,通過“平臺”、“研究”和“活動”并舉,舉辦專題研討會、技術轉移活動、智庫成果發布等系列品牌活動,調動各方積極性,搭建了創新交流大平臺。
十一年來, 論壇堅持以國際視野、國家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入研討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未來科學與產業技術創新等主題,為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思想成果。
十一年來,論壇開放多元的堅持,吸引國內外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有力地促進了論壇影響力的提升,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國際科技合作和區域創新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
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核心組成,十一年來,論壇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斷攀升,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豐富創新理論研究,完善國家創新政策制訂,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撐。
作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高層次國際創新論壇,浦江創新論壇業已成為世界重要的創新領域交流平臺、先進理念傳播平臺、學界思想爭鋒平臺、官產學研互動平臺、最新政策發布平臺和科技外交平臺。
“誠邀各界嘉賓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共同描繪未來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新圖景,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中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世界創新發展貢獻智慧。”2019,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再次代表論壇發出了邀請。
有人腳踏實地,有人仰望星空,也總有人愿意堅持守護,“創新”這個人類發展的“原動力”,這束照亮人類的未來之光。
十一年,來自全球越來越多的創新思想在這個“科創世界會客廳”里激蕩。“科技達沃斯”從0到1,浦江創新論壇正與上海這個全球科創中心一同成長。(圖片由浦江創新論壇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