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動建立制度創新環境推進自貿區(港)建設
中新網海口5月24日電 (記者 王子謙)記者24日從海南省政府重要會議上獲悉,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區(港),海南將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同時對制度創新成果進行考核評估。
制度創新是海南建設自貿區的核心,也是未來建設自貿港的重要任務,目前海南省已公布三批共25個制度創新案例,還形成了政府系統制度創新項目庫。
海南省長沈曉明表示,近年來制度創新能力不強是海南省政府系統的突出問題。當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必須要用改革的辦法,通過制度創新,堅決破除一切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他說,海南進行制度創新是建設自貿區的必然要求,也是現實選擇。從表面看,海南存在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社會事業短板亟待補齊等問題,“這些只是表面的,深層次是由于體制機制層面存在著不少制約因素。不通過制度創新來迅速克服這些障礙,海南只會繼續陷于落后,后來居上更是一句空話。”
根據海南省發改委的介紹,目前海南省抓制度創新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經初步形成,制度創新項目數量取得階段性突破。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較好地處理好日常工作和制度創新之間的關系,將日常工作穿上制度創新的馬甲,當成制度創新工作;沒有較好地處理創新階段和完善階段的關系,將制度創新的完善階段當做創新階段;市縣政府制度創新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沈曉明坦言,目前海南在制度創新的觀念上、操作上和人才上存在短板,必須認識到開展制度創新的艱巨性。然而,海南進行制度創新有強大的頂層支持,有制度創新的傳統,還有未來建設自貿港帶來巨大的制度創新空間。海南進行制度創新成功與否,在于有沒有三“敢”:敢想,有“異想天開”的勇氣;敢干,找到突破點大膽探索;敢于失敗,要有可能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
沈曉明表示,海南在制度創新中既要重視原始創新,又要重視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既要重視重大創新也要重視“技術革新”,既要重視自主創新又要重視借鑒,既要有激情又要有耐心。海南要為創新者松綁鼓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改革創新的環境和容錯糾錯機制。政府部門要問計于百姓和企業,面向社會公開征求制度創新的點子。
據悉,海南省政府將出臺推進制度創新系統措施,建立制度創新成果的考核評估體系,營造鼓勵制度創新的氛圍和環境,努力形成全力推進制度創新的共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