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四川電力舉辦跨國讀書分享活動 職工共話家國情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5日訊(盧磊 記者 戴璐嶺)11月24日,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在都江堰映秀灣電廠、格魯吉亞卡杜里電廠跨國舉行“萬里同悅讀 共話家國情”讀書分享活動。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周鍵、國網四川電力工會主席左宇龍出席活動。
活動中,公司職工、國學講師樂鴻圍繞《經典中的中國智慧》,引古論今,對“一帶一路”“合作共贏”“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進行解讀。中格雙方30余名職工分享體會和感悟,共敘家國情懷。
“‘一帶一路’確實給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卡杜里電廠的建設運營給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培養了大批格魯吉亞電力領域管理和技術骨干。十多年來,卡杜里電廠周圍新房子越來越多了,居民收入越來越好了。”在格方連線現場,扎根卡杜里14年、榮獲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的卡杜里電廠總工程師劉虹分享“一帶一路”的切身體會和感受。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帶一路’好!”連線中,格魯吉亞小伙兒維達力用一句漢語表達了心聲。維達力來自卡杜里電廠附近一個叫魯斯達維利的小村莊,2004年,年僅14歲的維達力輟學在家放羊,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正在當地修建卡杜里電廠的中國師傅們把他帶在身邊,悉心教育培養。如今,曾經的“放羊娃”已是卡杜里電廠設備維修工程師,在當地小有名氣。同時他還是四個孩子的父親,家中衣食富足。“非常感謝中國師傅這十多年的恩情,我喜歡中國,喜歡中國人,喜歡說中國話,喜歡中國文化。”維達力用格語深情地說。
隨后,已連續在境外堅守300余天的中方駐格員工與國內家屬視頻連線,報平安,話思念,盼團圓。
“參加那么多活動,這次是發自內心的感動。”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周鍵動情地說。他指出,去年映秀灣電廠和格魯吉亞卡杜里電站同時被全總授牌為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這是全總、省總對省電力工會職工書屋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他希望省電力工會、映秀灣電廠繼續加強文化建設,做好境外卡杜里電站運維生產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將職工書屋建設成為中格雙方員工、國內外員工的“連心橋”和中華文化的“主陣地”,凝心聚力,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友好合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網四川電力工會主席左宇龍代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黨委、工會,向疫情期間堅守境外的卡杜里員工們、國內員工家屬們表示誠摯慰問和崇高敬意。他要求,映秀灣電廠要持續強化文化驅動,深化文化建設,發揮自身特點,持續加強境內外職工書屋聯動建設,切實提升職工書屋文化品質和文化視野,為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周鍵向卡杜里職工書屋捐贈圖書,左宇龍向卡杜里電廠贈送毛筆書法作品“星光閃耀”。連線中的駐格員工們難掩興奮之情,紛紛揮手致意,表達感謝。活動在映秀灣電廠職工原創歌曲《遠方的家》中圓滿結束,濃郁書香“一帶一路”上飄蕩、飛揚,遙遠的卡杜里新增了一條與祖國相連的文化、心靈紐帶。
相關鏈接:
卡杜里電廠位于格魯吉亞東部省阿卡邁特地區潘基西峽谷深處,是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少數幾個駐外項目之一,也是國家電網公司在格魯吉亞的唯一項目。2005年10月至今,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派駐映秀灣電廠運維人員扎根卡杜里,將電站管理打造成“中國標準”。如今,卡杜里電廠已成為中資企業在格魯吉亞的形象標桿,受到中各雙方高度肯定,被譽為“一帶一路的先行者”“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卡杜里運維團隊“星光隊”故事榮登央視《遠方的家》“一帶一路”專題,團隊社會責任案例入選《南方周末中國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案例集》。
據悉,今年,新冠疫情在中華大地和世界各國蔓延肆虐,5300公里外的卡杜里運維項目部也面臨防疫和安全生產雙重壓力。職工們勇于拼搏、甘于奉獻,遠離祖國和家人,在廣袤的潘基西峽谷內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防疫生產“攻堅戰”,成功實現防疫“雙零”目標,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目前,受疫情影響,卡杜里電廠現有中方員工4人,截止11月24日,員工們均在境外連續堅守300余天,最長達417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