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活動線上舉辦 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識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13日電 (記者 杜燕)正值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來臨之際,來自政府部門、醫療機構、醫療企業代表等今天齊聚線上,共話糖尿病防控工作,認為要豐富健康教育載體和形式,打造好糖尿病預防的“社會疫苗”。
打造好糖尿病預防的“社會疫苗”
今天,由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宣傳組、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指導,中國家庭報社主辦,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協辦的“糖尿病科普、健康中國‘E起來’——2020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活動通過在多個網絡平臺同步直播。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指出,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既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基層實踐支撐。在社會層面,應大力整合專家力量和媒體資源,充分動員醫務人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豐富健康教育載體和形式,打造好糖尿病預防的“社會疫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表示,比起千篇一律的倡導和信息灌輸,有針對性地做好分眾傳播非常關鍵,能更好地促進糖尿病防治相關知識的傳播。
90后“戲精女護士”劉歡分享了自己對糖尿病的認識。她表示,不少年輕人覺得糖尿病是父輩祖輩的病,與自己無關;不少中老年人覺得糖尿病是“富貴病”,與自己無緣。然而,如今每9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因此每人都必須樹立糖尿病防控的意識。
飲食控糖、科學運動抗擊糖尿病
前段時間,23歲的電競選手UZI患上Ⅱ型糖尿病的消息引起不小的反響,折射出糖尿病年輕化的社會現狀。知名電競教練“奶茶”在連線中表示,他所在的隊伍非常注重飲食管理和加強鍛煉,以減少罹患各種職業病特別是糖尿病的風險,讓隊員們以更強健的體魄投入到訓練中。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林矗、蔡曉凌表示,目前很受年輕人歡迎的高糖飲料和高脂肪食物并不利于體重的保持和血糖控制。生活中常見的大部分蔬菜如青菜、番茄等都適合“糖友”。營養科營養師崔銘萱則推薦“糖友”選擇蘋果、梨、柚子等“低升糖水果”,避免或減少食用香蕉、菠蘿等糖分較高的熱帶水果。
在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中,除了飲食控糖,科學運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云南小伙黃棟今年25歲,9歲時被查出患有Ⅰ型糖尿病。“16歲時,我愛上了騎行,想通過科學運動來證明自己、對抗糖尿病。”黃棟在連線中表示,目前已積累了2500多公里的騎行總程,希望自己的經歷能鼓舞更多人正確認識糖尿病,追求美好生活。
社區醫院成守護民眾健康第一道防線
基層醫院承擔了血糖檢測與藥物治療這兩項糖尿病防控的重要工作。北京市大興區亦莊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王俊香提到,平時,該院主要通過年輕人的入職與年度體檢、中老年人的門診篩查和免費體檢發現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社區目前設立了“糖尿病健康課堂”,并開展健步走、健身操、自行車比賽等。通過醫防融合、社區聯動與健康管理,讓社區醫院成為守護民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活動上揭曉了健康中國“E起來”糖尿病科普作品征集活動評選結果,包括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與優秀獎20名。其中,河北省南皮縣人民醫院《健康生活,遠離糖尿病》奪魁,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護理專委會的《糖尿病科普海報》和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糖尿病健康科普》分獲第二、三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