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省聯辦”模式 打造貴州服務樣板
中新網貴陽10月29日電 (岳旺)“您好,請打開視頻協作功能,我們將醫保的文件通過高拍儀發送過來。”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營商環境建設局“跨省聯辦”窗口近日迎來高峰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遠在浙江的貴州籍務工人員楊光平成功辦理異地醫保直報登記。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近年來隨著高鐵的開通,貴州逐漸成為西南地區的樞紐,讓越來越多的貴州人走出去、企業引進來。但隨之而來的跨區域政務服務給民眾和外地來黔企業增加了煩惱,讓不少跨省辦事的民眾和企業增加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貴州提前謀劃,先行先試,因地制宜率先探索出政務服務“跨省聯辦”新模式。2020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為更好推進“跨省聯辦”服務提供了指導,幫助推進跨區域無差別的政務服務。
“跨省線上辦理” 讓數據多跑腿
“本以為要專程回趟老家,沒想到在浙江就能辦理醫保報銷手續,太方便了。”近日,遠在浙江省玉環市的楊光平在當地政務服務中心的幫助下,通過線上與桐梓縣營商環境建設局對接醫保直報登記業務后,就收到桐梓發來的醫保報銷費用。
近年來,貴州不斷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推進“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舉措,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破地域限制,因地制宜率先探索出政務服務“跨省聯辦”貴州模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民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讓企業有更多時間“跑市場”、少花時間“跑手續”。
“‘跨省聯辦’業務推出后,醫保、公安、人社業務已成為高頻辦理事項,桐梓籍在外務工人員就醫報銷、'黑戶口'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桐梓縣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秦麗表示,通過線上辦理事項,省去中間排隊等候環節,減少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極大地讓更多在外務工的桐梓籍人員享受到方便和實惠。
兩地“牽手”協作聯辦 為民解難
貴州赤水市與四川瀘州市相接壤,兩地民眾與企業生產生活聯系緊密。受行政區劃、政策措施所限,民眾來往辦事反復折騰。“我們與瀘州市合江縣簽訂跨省聯辦事項協議,這是繼龍馬潭區后第二個與我們進行政務服務合作的縣。”赤水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業務股負責人周啟煒告訴記者,經赤水市與合江縣商洽,共有74個事項可進行“跨省聯辦”。
“赤水市與合江縣九支鎮隔河相望,九支鎮民眾前往赤水市辦事大廳僅需五分鐘的路程,而從九支鎮前往合江縣卻需花費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不少在九支鎮需要交稅辦事的民眾紛紛表示,實現跨區域辦事期盼已久。
近年來,貴州積極與毗鄰省開展省際磋商,選取政務服務基礎較好、沿省域市縣開展試點。同時,鼓勵地方政務服務管理機構與周邊省市毗鄰市縣強化政務溝通協作,明確跨區域聯辦機制,方便毗鄰地區民眾和企業辦事。
“點對點聯辦” 省心又便捷
“準備材料、寄出、辦理、收賬,遠程辦理不但節約了不少時間,而且節省了近2000元的花銷。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常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務工的徐忠山是貴州省羅甸縣人,通過他與羅甸縣政務服務中心跨省代辦窗口聯系代辦后,在一周內將4000余元的醫療費用進行了報銷。
貴州是中國勞務輸出大省,2020年以來,為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貴州在全面推行“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基礎上,探索“互設窗口、就近交件、遠程辦理、郵政送達”和“勞務協作站+政務服務”的幫辦模式,探索出一條“點對點聯辦”勞務輸出輸入服務新模式。
據統計,羅甸縣每年外出到浙江、江蘇、廣東三省務工人員約為7萬人次。為最大程度解決當地民眾醫療報銷、子女轉學、戶籍遷移等高頻辦事難點,羅甸縣通過探索在江蘇、浙江、廣東設立“幫辦代辦”服務站點,實現申請材料和頒發證照郵政快遞免費送達,解決異地辦事不便捷的難題,讓民眾省心又便捷。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貴州將在2020年內實現第一批58項“跨省聯辦”事項落地,并力爭將2021年底完成的第二批部分事項提前落地。同時,根據貴州自身特點,對接對外勞務輸出、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與泛珠三角、成渝等地區,在“群聊”基礎上擴大“私聊”“朋友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