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呼吸中心主體封頂 鐘南山:望推動呼吸專業走在世界前列
中新網廣州10月19日電 (蔡敏婕 韓文青)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中心項目18日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儀式上稱,這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產學研結合、遠程會診、培訓人員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希望利用好這個平臺,推動呼吸專業走在世界前列,為應對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突發重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做出貢獻。
廣州呼吸中心項目于2014年4月立項,建筑面積約21.7158萬平方米,擁有1200張床位,包括東、西兩個地塊,西地塊包括門診、醫技、住院綜合樓,東地塊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科研樓以及學術交流中心構成的綜合體,此外還有道路廣場、綠化等配套設施,計劃于202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為廣東省和廣州市重點工程、重大的民生建設工程,廣州呼吸中心項目的建成將為廣東省加快建設醫療衛生高地發揮推動作用,及計劃成為世界領先水平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和研究中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呼吸中心作為亞洲未來最大的呼吸系統疾病診療中心,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在醫療大健康產業中起著關鍵作用,同時將與沿線國家協同聯動合作,推動中國呼吸健康產業國際化發展。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錦坤說,廣州呼吸中心項目將以建設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為機遇,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學術研究中心、臨床診療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
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總工程師蘇巖說,在接下來的建設中,現場實施的重點將轉入機電裝修、醫療系統配套工程的各專業、多工種交叉施工的新階段。
鐘南山回憶了廣州呼吸中心從提議到落實、從選址到開工、從奠基到主體結構封頂的全過程。他說,從2017年7月7日奠基動工到主體結構封頂歷時3年,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地處巖溶高發育地帶、地質情況復雜等意想不到的困難,但都被克服了。
鐘南山說,這不僅是一個呼吸中心,實際上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產學研結合、遠程會診、培訓人員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在呼吸學科帶領下,其他學科共同發展,同時也進一步支撐和促進呼吸學科向著更高水平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