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這5年,在幸福路上加速奔跑
原標題:這5年,在幸福路上加速奔跑!
2016年至2020年,彈指一揮間,可回頭望之,這5年,是家底殷實的5年,是“含金量”更足的5年,是獲得感更強的5年。這5年,“朝發夕至”不再是一個形容詞,“雙城生活難見面”不再是一種難題。“八縱八橫”搭建起的交通網絡新格局,讓早吃牛肉面、晚嘗川味火鍋觸手可及。“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交織成一條條鋼鐵動脈跳動在隴原大地,從時速幾十公里的內燃機車到今天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鐵路經歷了6次大提速,一次又一次刷新著你我的出行速度。
回家的路真的近了
到7月9日,寶蘭高鐵已開通運營了3周年。這條沿古絲路而建的高鐵,將西北地區高鐵全面納入全國高鐵網,打通了中國高鐵橫貫東西的“最后一公里”。
“寶蘭高鐵在我的家鄉秦安縣設有秦安站,那時真的不敢想秦安能進入高鐵時代,結束了家鄉沒有鐵路的歷史,圓了家鄉人民希望能夠在自家門口乘坐火車的千年夢想。”來自天水秦安的穆明祥對于寶蘭高鐵的感情不同于常人。
談及寶蘭高鐵,穆先生陷入回憶中:“2017年以前,要從我家坐火車去蘭州,只有兩種方式。要么步行30公里左右的山路,到距離秦安縣較近的隴海線上的新陽鎮火車站乘坐火車;要么到縣城乘坐秦安發往天水的班車,到隴海線上的南河川站下車,再等從西安來的綠皮車。”
“那時火車的車次較少,快車又坐不起,坐慢車不僅耗時費事,且因車次少、乘客多,總是滿員,即便買上票,也不見得能擠得上去;就算擠上去了,也得在不斷的哐當哐當聲中熬上一整個通宵才能到達蘭州。”2017年“十一”前夕,穆先生乘坐高鐵回了趟秦安老家。250公里左右的路程,現在僅用1小時零6分鐘就到了,“真讓人有在地面上飛翔的感覺。”
寶蘭高鐵的開通也極大地方便了農產品運輸,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農戶經濟收入。今年,天水南站日發送櫻桃約4噸1300件左右。除此之外,“花牛蘋果”“秦安蜜桃”也“乘坐”寶蘭高鐵暢銷全國,使當地的資源優勢快速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甘肅隴東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動力。
說走就走的底氣
9月29日,蘭渝線也迎來了全線開通運營三周年的“生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曾經崢嶸崎嶇、令人望而生畏的蜀道,而今隨著這條鋼鐵大動脈的開通,西南地區“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局面已不復存在。據統計,自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開通運營至2020年8月31日,蘭渝線全線共發送旅客1805萬人,日均發送旅客1.7萬人,共計發送貨物153.76萬噸,西南、西北地區雙雙搭上加速經濟發展、改善百姓生活的“直通車”。
蘭渝線開通后,重慶至蘭州運輸距離由1466公里縮短至886公里,節約里程580公里。壓縮的運行時間和降低的物流成本讓隴南市的礦石加工企業也嘗到了“物暢其流,貨隨其通”的“甜頭”。
火車的汽笛聲,還喚醒了沿線的文化旅游資源。如今,在甘肅和四川的旅游圈,人們更愿意把蘭渝鐵路比喻成一根“飛針”,將甘肅宕昌官鵝溝、四川閬中古城、重慶合川釣魚城等美景串聯起來。
包蘭鐵路蘭州至惠農段增建二線,敦煌至格爾木鐵路甘肅段,以及近日國家發改委批復的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鐵路……加上既有的隴海、蘭新、蘭青、包蘭鐵路等,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管轄線路將形成以蘭州為樞紐,營業里程5382.4公里(含中川)的西北交通運輸和經濟建設的大動脈。
未來將有11個方向的鐵路在蘭州交匯,形成新的蘭州鐵路樞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