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江陽教師肖敏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中新網瀘州9月4日電 (鄒立楊 李盛琴)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于4日正式公布。今年全國共有12位教師入選。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作為四川省唯一一名教師入選。
肖敏是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從教24年,一批批學生長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學校搬遷了,變大了,變美了;肖敏也一步步成長為了優秀教師,副校長和特級教師。但她的理想依然——做一名好的特校教師,追尋優質的特殊教育。
初為人師,迎接肖敏的是全校最高年級也最不服管的聾生班。班上12個聾生,打架、偷東西、半夜翻墻去打游戲、甚至動輒就舉起椅子與肖敏對峙。
面對這群與自己年齡相當的聾生,肖敏選擇了溫情陪伴,與學生們一桌吃飯一同讀書一起游戲,帶他們走出校園。她向瀘州醫學院心理學教授請教,針對青春期聾生敏感脆弱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輔導。她實施“文明班級行為規范”,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她精心設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如“除了聽,我們什么都能”“殘疾人要自強”等,幫助聾生建立身殘志堅,殘而有為的信念……“相信終會遇見易于感知的心靈,會抬起頭一起對著陽光微笑。”在她的堅持下,孩子們這些“易于感知”的心靈,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當肖敏在講課時,開始有一雙又一雙專注的眼睛給她回應;烈日下和學生一起拔草勞動時,孩子們會悄悄撐起校服為她遮擋陽光……
特殊教育起步很晚,發展很慢,資源少問題多。肖敏發現每個學生的發展原點和需求都不一樣,他們需要更包容、更多元、更有彈性的課程。于是她開始帶領著老師們嘗試開發“好吃又有營養”的校本課程。
歷經數年,肖敏和同事開設了包括《聾生就業心理指導》《手工》《殘疾學生校園游戲》《重度多重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系列課程。
2014年底,肖敏對江陽區3歲至15歲的300多名殘障兒童進行入學情況調查,并對偏遠農村的43名重度、多重殘障兒童進行入戶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肖敏擬定了細致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服務工作方案。2015年1月,學校正式啟動送教上門服務。每個周末,肖敏和老師們背著教具,不懼風雨,不怕勞累,辛勤地奔走在送教的路上。送教上門面對的是各種類型的重度、多重殘障兒童,即便是像肖敏這樣從事了20多年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師,也會焦頭爛額束手無策。她從零開始,拜師學藝、上網查資料、請教專家,現學現用,邊研究邊教學。肖敏還帶領老師們開發實施送教上門課程,建設課程資源,編寫使用《送教上門家長指南》,提高了送教上門的質量。現在,普通學校的老師也加入送教隊伍,既給重度多重殘障兒童和家庭送去了課堂,更送去溫暖和希望。
2018年4月,肖敏經過遴選成為教育部首期名師領航班學員。在12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中,肖敏是僅有的兩名特殊教育教師之一。
華東師范大學培養基地周彬院長勉勵肖敏:“特殊教育最薄弱,也最需要發展……個人的優秀已經不是你們現階段最重要的目標。你們必須帶動更多的人,承擔起國家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如何帶動更多的人?如何促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肖敏感到了比以往更重的責任。
2019年1月,肖敏領銜的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名師工作室獲批成立,隨即在汶川、崇州、宜賓、瀘縣、昆明等地開展團隊研修、教學研訓、送教到校、課題研究等六類研討活動,積極向教育部申請支援涼山彝族自治州特殊教育行動計劃。
“愛心接納、真心懂得、用心鉆研、誠心擔當,特校好老師必當如此。”肖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