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融科技持續蓄力“非氫化”引領烘焙行業新風尚
中新網8月19日電 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更加注重膳食的均衡和營養。通過使用功能性配料(膳食纖維、低聚糖、糖醇等),減少蔗糖和脂類使用量,烘焙食品將由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現狀向低糖、低脂肪、低熱量的方向發展,由此將帶來烘焙食品原料產品研發方向的變化。
而奶油作為烘焙食品領域的一項重要原料一直備受質疑。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指出:“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們日常所需的三大基本營養素。最早開始,一些加工食品因特性需要使用動物油脂作為其脂肪來源,但是后來有專家發現,動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因含膽固醇會對心臟有害,因此開始考慮用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替代,但植物油大都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氧化變質,無法長時間儲藏;正常情況下為液態,不利于食品特性需求。因此采用氫化工藝使植物油脂成為固態或半固態,優點是抗氧化穩定性好,儲存期長,既能滿足加工需求,又因不含膽固醇,避免了對心臟的危害。從此氫化油脂開始在食品行業廣泛采用。”
業內相關人士指出:在植脂奶油所采用的油脂原料中,氫化油是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油脂原料。第一代植脂奶油采用“部分氫化油”(PHO)為原料,油脂碘價大于4,易產生較高含量的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可能不利。直到21世紀00年代前后,油脂加工工藝逐步改善,能夠實現完全氫化,油脂碘價小于4,產生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微乎其微,甚至很難檢測到,對人體健康無不利影響。
在非氫化方面的研發上,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世紀初進行了探索,海融對中國市場鮮奶油的需求特點進行了廣泛而細致的考察,同時系統跟蹤了世界各國科學家對動物性稀奶油應用性能的研究數據,2016年推出“非氫化”奶油和巧克力產品,其中油脂原料采用物理分提技術,不采用氫化反應,從根源上杜絕了加工過程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同期,海融科技工業3.0全自動化奶油生產線投入使用,產品質量更穩定。
2018年,海融科技以“飛青花”為品牌的非氫化系列奶油成功上市。該奶油的熱量、脂肪、膽固醇含量比動物奶油更低,更加符合人們對于食品健康的要求。該系列產品在操作性、化口性、穩定性等方面都趨同甚至優于現有產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雖起步晚,但發展快速。當前,民眾的食品安全、食品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海融科技在近些年也持續重視研發投入,保證產品安全,并計劃登陸創業板。據最新招股書數據:公司累計研發投入為6,048.23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國內取得專利權屬證書的專利合計37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海融科技始終秉持著“為顧客提供安全、時尚、美味的食品,做全球食品行業最卓越的合作伙伴”的企業愿景,讓消費者吃的更健康、更安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