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震后6年,記者來到云南魯甸——再訪龍頭山

      魯甸 發布時間:2020-08-05 09:09:00來源: 人民日報

        6年前,云南魯甸地震使得震中龍頭山鎮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6年來,從搶險救災到恢復重建,再到脫貧攻堅,龍頭山鎮的面貌大為改變:修建了結實的抗震房、學校、高速路;培育了花椒產業,為農戶送來技術,提高了農戶收入;改善人居環境,鼓勵群眾參與公共事務……龍頭山鎮不僅脫貧摘帽,還走向了鄉村振興。

        “楊記者,你可好久沒來了!”再見李善云,已隔數年。重回魯甸,遠望震中龍頭山,很難想象這里曾經發生過嚴重的地震。

        2014年8月3日,這座烏蒙小鎮因為地震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搶險救災到恢復重建,再到回歸常態,龍頭山鎮不僅實現了脫貧摘帽,還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山還是那山,房已不是當年的房

        再回龍頭山,是個大晴天。近處的鎮、遠方的山,還有恰到好處的云,最適合航拍。遠眺龍頭山,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云講起了龍頭山這6年。

        民房,學校,政府辦公房。這是當年龍頭山恢復重建的順序。

        在此之前,龍頭山鎮政府已經六易辦公地址。

        “救災帳篷先給群眾”。震后次日,辦公樓嚴重受損,干部撐起兩把遮陽傘,傘下就算是龍頭山鎮黨委政府辦公處。從外地連夜趕回龍頭山鎮的李善云,跟同事在太陽傘下收集群眾需求、對接援助信息。此后,從帳篷到活動板房再到老中學宿舍樓、租住民房,趕在完成災后恢復重建截止日前,李善云和同事們才正式搬入辦公房。

        珍貴的壩區,留給了群眾。龍頭山鎮黨委政府辦公房建在了半山腰上。對辦公場所用地吝嗇,換來的是民生項目的格外大方:龍泉中學的操場中央,是碩大的足球場。“這樣的足球場,在咱們西部鄉鎮中學可不多!”李善云說這話時,透著股驕傲。

        6年前,我在采訪后的“記者手記”中寫道:“發展才能更好地抵御天災”“趕走貧困,對抗災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工作要做”,如今,7級不倒的抗震房、即將開通的高速路,讓6年前的期望成為現實。

        光明村村民龍祥文家的土坯房在地震中徹底倒塌。如今搬進了抗震房,龍祥文的安全感又回來了:“一開始的時候遇到余震就往外面跑,現在知道房子結實,不用怕小余震。”

        前3年得益于災后恢復重建、后3年又趕上了脫貧攻堅,持續的投入改變著龍頭山。“6年前你進村,好多村子都是土路,現在到行政村的道路全都做了硬化;6年前你到小組,好多地方沒手機信號,現在龍頭山的網絡信號組組通。這房、這路,歸根到底是各級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李善云說,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咱們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樹還是那樹,種植戶卻多了技術

        6年前,地震發生時,勤勞的光明村人因為在山上采摘花椒,躲過了一劫,花椒樹因此被光明村人視作“救命樹”。

        如今,小小花椒樹,已經成長為致富大產業,椒林幾乎長滿了整個光明村的適種區域。2014年以來,光明村花椒種植面積從3700畝增加到了1.3萬畝。平均畝產值超過8000元,更是讓光明村人看到了“億元產業”的希望。

        “以前也種,但是產量低;而且不好賣,就算賣也賣不上高價。”在龍祥文看來,光明村能發展起花椒這樣的準億元產業并不容易,他說:“多虧了譚書記!”

        光明村黨總支原書記、龍頭山鎮副鎮長譚德軍為了增加群眾收入,勸群眾改種花椒。可由于此前農戶零散種植、疏于管理,賣不上價,群眾并不支持,甚至村干部幫忙種下的花椒,也被農戶拔掉,“洋芋賣不掉我還能自己吃,花椒賣不掉我咋吃?”為了說服反對者,譚德軍組織的赴重慶花椒產業考察團,一半是反對種植花椒的農戶。“看了種植基地,知道能種;去了花椒批發市場,知道好賣。”

        等到花椒收獲,譚德軍組織村民大會,花椒和玉米現場比照,“一袋花椒20斤,60元一斤,能賣1200元;一斤玉米最高能賣一塊二,一車玉米不到1000斤,還賣不到1200塊錢。”“一袋花椒跟一車玉米價格差不多”,終于打消了村民的顧慮。加上縣里的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光明村才終于培育起了花椒產業。

        災后恢復重建,離不開產業修復。為壯大花椒產業并形成品牌,掛鉤部門昭通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除了免費發放花椒苗2.5萬株、花椒肥2000包,組織群眾補種,還發放剪枝工具600余套,組織科技人員通過走村串戶,手把手地教農戶。

        “種好花椒樹,關鍵靠管護。”在自家花椒林里,龍祥文熟練地繞開花椒樹的刺采摘。從只種不管到修枝打杈、除草施肥,這兩年,龍祥文對自家的花椒換了個種法,產量翻了不止一番不說,每斤花椒價格還漲了20多元。花椒樹能夠找到錢,龍祥文決定不再外出務工,專心留在村里好好照顧自家花椒樹。

        “社會各界的好,我們龍頭山人都記著呢!”

        8月,龍頭山鎮光明村到處彌漫著花椒特殊的麻香。椒林之間,震后重建的抗震房矗立在道路兩邊。通過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雙推進,龍頭山鎮貧困人口從2014年底的3473戶11464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11戶27人,貧困發生率從20.6%降至0.05%。“光明村一步跨越了至少20年。”譚德軍感慨。

        花椒產業一項,光明村的戶均收入就高達4.7萬元,全面小康,要求“一個也不能掉隊”。為了帶動村里的深度貧困戶,譚德軍和村干部合計,組建合作社養殖椒林雞。趕上禽流感,村干部就先墊錢,直到貧困戶學會了養殖技術為止。

        “當保潔員,也為部分貧困戶提供了收入。”正在配合開展脫貧攻堅普查的光明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仁安說,以往村里到處是土路、土坯房,群眾就是想收拾也無從下手,如今大多數村組道路已經硬化,還修建了垃圾池,隨著設施改善,村民的生活習慣也在跟著改變。

        “從搬遷選址到跟誰做鄰居,在災后恢復重建中,我們始終尊重群眾意愿。通過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提高群眾的自我管理能力。”李善云說。

        建好了房,也重燃了群眾生活的希望。記者到龍頭山那天,正好遇到劉富艷在填報高考志愿。當年小學畢業的劉富艷,如今也已經要讀大學、走向社會。在劉富艷的支持下,她的母親也在考慮重新組建家庭。

        李善云介紹,地震過后的頭3年,每到8月3日前后,包保干部、志愿者都會到有親屬遇難的農戶家中走訪,去做心理疏導。“這兩年,我們龍頭山的生產生活已逐漸恢復常態。”

        抗震救災、恢復重建,也改變著龍頭山人的觀念。光明村大凹子社搬遷那天,全村舉行了一場簡短的搬家儀式,拍照發給了當時幫助過村子的各界愛心人士。

        疫情防控期間,龍頭山鎮不少村民3天時間就捐了57萬。“社會各界的好,我們龍頭山人都記著呢!”李善云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怡红院成人影院|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区|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老师的胸好大好软|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爱情岛永久入口首页|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欧美va天堂va视频va在线| 在公车上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中国jizzxxxx|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大陆三级理论电影有哪些|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日韩电影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王爷晚上含奶h嗯额嗯|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h片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欧美人与性囗牲恔配|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穆天阳吃饭还在顶是哪一章节|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黄色片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