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有了“紅黑榜” 質量考評有保障
哪家環評編制機構更加靠譜?不必糾結,參考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推出的“紅黑榜”,就會有答案。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監管嚴格質量考評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環評文件的質量加強了監管考評。同時明確,將建立四川省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紅黑榜”,向社會公開并動態更新。
專家“加盟”為環評文件打分
根據《通知》,專家將“加盟”對環評文件考評打分,以專家考評分數為基礎,形成環評文件編制單位打分情況表,向社會公開。
打分的項目主要包括,環評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規定,以及環評文件的基礎資料是否明顯不實,內容是否存在重大缺陷、遺漏或者虛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是否正確、合理等。
此外,針對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規范性、編制質量,還將專門進行日常考核和定期抽查復核。
《通知》強調,要對承接過信用評價等級低的企業委托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過環境風險高和社會關注度大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的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加大抽查力度。
環評單位有了“紅黑榜”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官網、官微等平臺將建立四川省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紅黑榜”,向社會公開并動態更新。
據悉,“紅黑榜”將以日常監督檢查中的專家評分和失信記分、環評文件技術復核結果、環評編制單位專項檢查和舉報檢查情況以及評選的優秀環評文件為基礎。
為此,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開展年度優秀環評文件評選工作,建立優秀環評文件信息庫。
“我們希望通過正面激勵和反面警示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建設單位擇優選擇,倒逼黑榜單位加快整改提升,鼓勵紅榜單位不斷提高水平。”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失信人員可責令禁止從業
此外,《通知》還要求,對環評編制單位和人員進行失信記分,及時上傳至全國統一的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
據了解,各市(州)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會以失信記分情況為依據,對無失信記分的單位和人員減少技術復核抽取比例和頻次;對失信記分高的單位和人員,實施加大復核抽取比例和頻次、限期整改、禁止從業等懲戒措施。
對涉及環評文件編制規范性問題、編制質量問題,或者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違反有關規定的舉報,將及時組織開展調查核實,并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嚴格質量考評,可以督促建設單位提升責任意識、環評單位提高編制能力,保障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有效發揮環評制度源頭預防作用,確保不因環評質量問題引發環境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