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新報:在日留學生:即將畢業,疫情下我們有新計劃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微信公眾號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日本疫情很嚴重,最近情況雖有好轉但仍不樂觀。約有11萬名中國留學生在日本讀書。現在部分留學生即將畢業,面對被疫情打亂的生活和未來,他們將何去何從?
臨近畢業找到新方向 準備再出發
2017年7月,何玨文到日本神戶市就讀于流通科學大學,學習經濟學科專業,將于今年3月畢業。“這個專業是我出國前我的父母幫我選的,最近快畢業了,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準備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深造我更喜歡的妝造專業。”何玨文說。
據她介紹,剛到日本的很多留學生基本都會邊學習邊打工,差不多每周打工2到3天。今年受疫情影響,她發現身邊的同學打工也受到了影響,由于出行受限制很多人已經不得不停止打工。
“出國前我曾經學過一段時間繪畫,我很喜歡美術和化妝,所以來日本讀書期間,我打了一段時間工之后,就開始經營短視頻,很幸運我成為了一名美妝達人,最近疫情期間我也一直在堅持。”她說。
何玨文告訴記者,她通過經營自己的美妝短視頻,不但為自己賺到了上學的學費,還成功地找到了心儀的工作,目前剛剛和一家中國人在日本開的經營美妝業務的公司簽了工作合同。
雖然疫情期間,她的短視頻工作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她表示對未來很有信心,會一直好好做下去。“接下來我準備邊工作邊深造,我的目標是去大阪的日本MODE學園繼續學習妝造專業,這會對我未來的工作發展更有幫助。”何玨文談到這里信心滿滿。
計劃留在日本工作 面試從線下轉線上
陶夢菲2017年7月到日本,結束了一年半的語言學習后考入日本京都大學,在插畫專業讀碩士研究生,明年三月畢業,目前已經開始著手找工作。
她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做手工,并且一直在堅持,日本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所以她到日本學習相關專業,果然沒讓自己失望。到日學習后她感覺日本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自己大開眼界,“我希望自己能通過學習,有更精彩的‘idea’,做出更多精彩作品。”
“日本人會花很長時間,十年磨一劍地從事一項工作。很多人從大學畢業一直把一個工作做到退休,這也是他們的民族精神,這一點很打動我。”陶夢菲說日本的匠人精神很觸動自己,也改變了自己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比如今年的疫情,雖然不好的方面居多,但也不全是壞事,現在社會發展飛快,這次疫情給了我們一個可以放慢腳步深度思考的機會。這期間我也想了自己的未來規劃,我決定畢業后先留在日本工作,多積累幾年帶著學好的經驗再回中國繼續發展。”
陶夢菲說本來在日本找工作是一件繁瑣的事情,很辛苦,求職者經常需要從一個城市坐夜間交通去到另外一個城市面試,而且交通費不便宜,“但是疫情卻意外地讓找工作面試轉移到線上,變得省時省事省錢”。
今年是研究生最后一年,她已經開始著手找工作,目前已經給3家公司投遞了簡歷。“接下來我需要更加積極地努力找工作,希望能找到一個日企公司的設計職位。”陶夢菲說。
疫情影響就業 決定繼續讀研究生深造
2019年3月,李楚甜在大連大學日語專業結束了兩年的學習后,到日本岡山商科大學讀經濟專業,她說自己是“在中國學習2年+日本學習兩年”的學習模式,她將于明年3月畢業。
李楚甜表示,疫情對生活和工作影響很大,不但出行不便,日常課程也由線下轉到了線上。“網課在溝通交流上會有延遲,也不會像面對面溝通那么充分,而且作業負擔變重了,因為老師需要通過作業來檢驗學習效果和出勤率。”
原本她打算畢業后回中國找工作,但疫情打亂了她原有的計劃。“我問了中國的同學,他們說現在因為疫情工作變得不好找,所以我打算留在日本繼續讀研究生充電學習,這樣畢業以后自己應該更有優勢。”
李楚甜說,最近日本的疫情還不算穩定,尤其是東京最近連續單日新增確診數超過了100人。雖然今年找工作計劃被打亂,但在異國能感受到祖國一直在自己身邊,面對未來自己還是充滿安全感的。(趙靜 萬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