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郁夫藏絲路文物長沙展出 192件(套)文物精品見證絲路精神
中新網長沙6月12日電 (記者 唐小晴 通訊員 鄧曉麗 韓珺)兩千多年前的阿富汗金王冠、伊朗牛形來通、犍陀羅佛造像……12日,“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開展,來自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192件(套)文物精品驚艷亮相。
展覽分“文明海洋——多元文明交匯的地中海”“輝煌河流——兩河流域與伊朗地區”“佛的微笑——東西文化交融的中亞地區”“夢回敦煌——平山郁夫生命中的藝術信仰”四個單元,展品年代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紀,包括環地中海地區、兩河流域和伊朗地區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的絲路藝術,種類涵蓋希臘彩陶、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另外也包括部分平山郁夫敦煌寫生作品。
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說,平山郁夫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出于對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熱愛,他多次遍訪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創作大量精美作品的同時,致力于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收集了許多散落在絲路沿線不同文明的古代文物進行保護和展示,本次展覽的文物展品就來自平山夫婦的收藏。
曾擔任中日友好協會第四任會長的平山郁夫,為促進中日的友好交流和敦煌文物保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中國政府向他頒發了“文化交流貢獻獎”。2018年到2019年,平山郁夫先生的絲路藏品系列在敦煌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和深圳博物館展出,長沙是巡展的第七站。
“展出的文物來自17個國家,囊括了從古代到中世紀的近200件展品,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與絲路魅力。”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館長平山東子說。
古絲綢之路是聯結東西方的商業貿易之路和文明交流融合之路。長沙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長沙致力于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及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明理說,這次展覽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合作,也是廣大市民近距離了解絲綢之路和東西文明交融的一次文化盛會,有助于了解絲綢之路從地中海到中國數千年的東西文明交流、碰撞與融合,領略絲路各國多元的文化魅力,見證絲路精神的悠遠傳承。
展覽由長沙博物館和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聯合主辦,時間持續至10月8日。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等出席了開幕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