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5月29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29日從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去年以來,該省先后投入中省資金5.469億元,實現了對全省14.02萬名農村留守兒童,1028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6804名孤兒,940名孤兒大學生,18.9萬名困境兒童的保障與關愛,其中,享受困難生活補貼的困難殘疾兒童2.64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兒童數量為10.57萬名。
為增強保障力量,陜西建立了縣有兒童審管員、鎮街有兒童督導員、村居有兒童主任的“三級保護網絡”。目前,全省有鄉鎮兒童督導員1445名,村(居)兒童主任19831名,實現了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全覆蓋,打通了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在困境兒童保障方面,陜西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多部門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導、家庭盡責、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留守婦女關愛方面,陜西初步建立了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據介紹,目前,陜西省初步完成了關愛保護政策體系的建設工作,關愛服務機制更加完善,分類保障更加精準,政策指引也更加明確。同時,該省完成了對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的提標工作,將2011年確定的機構供養孤兒每人每月1000元和散居孤兒(含艾滋病感染兒童)每人每月800元基本生活費,分別提高到現在每人每月1400元和1000元,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
在充分保障基本生活權益的基礎之上,陜西積極推進“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腦癱康復計劃”“福彩圓夢·愛心助學工程”等專項關愛項目的實施,不斷拓展助醫助學范圍,積極主動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權和受教育權。
陜西省民政廳積極指導各級民政部門設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主要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遭受監護侵害、暫時無人監護的未成年人實施臨時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推進“養、治、教、康+社會工作”一體化區域性養育機構建設,支持市級兒童福利機構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和綜合服務能力;鼓勵在建或已建成的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進行轉型,開展困境兒童臨時照料、特殊教育、定期探訪等工作;進一步延伸兒童關愛服務鏈條,推動將兒童之家建設納入城鄉社區建設重要內容,推動建立完善社區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打造兒童關愛服務社區平臺。
目前,陜西省共有兒童福利院18個,兒童之家588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16個,其中有67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成功,其余的轉型升級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