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病毒,“例外主義”是有害的
【光明國際論壇對話】
特邀對話嘉賓
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
丁一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丁一凡:中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是十分不容易的。中國也為之付出巨大代價,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沖擊,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應對疫情,每個國家都要面對不少困難。
雅克:顯然,英國政府對新冠病毒大流行毫無準備。盡管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這種疫情將成為大流行病,并且各國應該做準備,但英國政府從未想到新冠肺炎可能會蔓延到英國。英國為什么不準備呢?首先,它全神貫注地癡迷于英國脫歐,在4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這一問題一直主導著英國政府和政治辯論。其次,英國有一種孤立的心態,并堅決擁護自己的“例外主義”思想。我們可以從退出歐盟的決定中看到這一點,也可以從不愿意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學習有關遏制病毒蔓延的情況中看到這一點。結果是可怕的:政府在每個階段都慢半拍,沒有為一線醫務人員和其他關鍵工作人員提供個人防護裝備,缺少測試設備,完全忽視了家庭護理部門,后來盡管決定“封城”也只是半心半意。此外,現在就決定解除封城顯然有些操之過急。最終結果是,盡管英國的準備時間比意大利長了兩周,但在歐洲還是死亡病例數最高的國家之一。迄今為止,盡管政府對這種流行病的處理方式不稱職并且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人們還是傾向于支持政府,但是最近人們對它的支持開始迅速下降。這是一場災難,而且本不應該太難避免。
丁一凡:病毒無國界,新冠肺炎這種流行病并沒有讓英國幸免于難。疫情暴發前,英國正在與歐盟進行脫歐談判。那些投票贊成脫歐的英國人認為,英國對歐盟出讓的主權太多,損失太多了,歐盟的難民政策會使英國付出更多。英國退出歐盟后,它真的將不再受到歐盟政策的影響嗎?新冠肺炎大流行會使英國人對脫歐的決定做更多的反思嗎?
雅克:截至1月31日,英國已離開歐盟,這一決定不會改變。唯一改變的是,新冠病毒實際上已經把英國脫歐這件事從人們的頭腦中趕走了,新冠病毒占據了人們所有的時間。重要的是要了解公投之時決定贊成和反對雙方票數相差無幾的兩個主要因素。第一,很多人從來沒有像歐洲人那樣也把自己看成歐洲人。英國是一個擁有島國思想與島國歷史的島嶼,截至1945年,英國人在過去幾個世紀中一直在與歐洲鄰國,特別是跟法國,后來是跟德國作戰。第二,英國人投票不僅是反對英國的歐盟成員國地位,而且是反對英國的政治精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多達一半的英國人生活水平停滯或下降,許多人感到被排斥和幻滅,投票支持英國脫歐是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
我不認為新冠病毒會改變人們對歐盟的看法,尤其是因為人們現在已經對辯論感到厭倦。然而,還有待決定的,是未來英國脫歐后英國與歐盟之間關系的狀態。英國的態度勢必會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一般來說,新冠肺炎大流行將對英國政治產生巨大影響,盡管現在說這些可能還為時過早。我們只能在這一點上猜測。
丁一凡:一個已經脫離了歐洲并獨自抗擊新冠肺炎流行病的英國顯得更加孤獨。將來,英國將如何看待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與英國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英國在脫離歐盟后,也非常愿意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但是,新冠肺炎這種流行病可能導致世界經濟進入長期下行軌道。英國愿意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新的全球危機嗎?
雅克:英國生活在其歷史、帝國和昔日偉大的陰影之中,它一直無法擺脫過去并重塑自己。它在1945年后與美國的特殊關系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即盡管它不再是全球霸主,但通過扮演美國的小伙伴的角色,它可能繼續成為全球主要參與者。它于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決定進一步承認了它的相對衰落。但是在加入47年之后,它最終無法與歐洲大陸實現和解。那么,英國下一步將走向何方?美國和英國之間就一項新貿易協定展開的談判已經開始,但并不容易。此外,與歐盟和英國的貿易相比,美國和英國的貿易影響小得多。而中國呢?2014年至2015年,英國向中國邁出了歷史性的轉折,加入了亞投行,并與中國建立了新的貿易和投資關系。然而,在2016年卡梅倫政府垮臺后,英國與中國的關系開始失去動能。同時,在特朗普的影響下,保守黨右翼和英國媒體對中國政府的態度日趨敵對,而鮑里斯·約翰遜首相的態度似乎對中國更為有利。
丁一凡:英美有著特殊關系。美國政府和國會中的有些人主張與中國脫鉤,他們認為美國沒有從全球化中受益,而只有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您如何看待美國的這些反應?美國能與中國脫鉤嗎?如果美國與中國真正脫鉤,那么美國與英國之間的關系將會怎樣?英中關系又會如何?
雅克:美國對中國態度轉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持續崛起。中美以前的友好關系是基于美國的信念,即中國不會成為美國的重要經濟競爭者;隨著中國的現代化,它將變得越來越西方化并越來越像美國。這兩種假設都大錯特錯了。美國現在將中國視為威脅,因為它把中國視為全球霸權的競爭對手。中國無疑從全球化中受益,美國也是如此。但是美國人口中的重要部分卻沒有受益于全球化,這不是中國的錯,是美國歷屆政府未能確保更加公平地分享全球化的好處,未能減輕全球化對就業和生活水平的負面影響的后果。結果,美國社會的嚴重不平等現象日益惡化。中美關系惡化,中美之間開始分化甚至“脫鉤”,這一趨勢可能還會繼續并加深。對于中國、美國和世界來說,這都是一個極其不利的情況。
就英國而言,到目前為止,英國與中國的關系并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我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對中國的攻擊繼續加劇,就可能會對英國對中國的態度產生負面影響。不過,英國脫歐后,未來對經濟伙伴的需求很大,而中國是至關重要的候選國。
丁·雅克 丁一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