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無人”博物館里的忙碌:26米長的馬門溪龍做了“美容”

      劉冕 孫樂琪 發布時間:2020-05-29 17:19:00來源: 北京晚報

        26米長的馬門溪龍做了“美容” 47米高“生命螺旋”煥然一新

        “無人”博物館 文物都挺“忙”

        閉館四個月有余,少了觀眾的博物館卻一天沒放假,有些館忙著掃房掃地,來了一次徹底大掃除;有些博物館“掃”文物,擴充數字展品庫……最近記者探訪那些尚未開館的博物館,為您揭秘“無人”博物館里的忙碌,看博物館人如何努力將時光留住。6月初,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北京汽車博物館、郭沫若紀念館等將陸續恢復開放,許多久未謀面的博物館,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觀眾的到來。

        探秘1

        留守文物忙著做“美容”

        疫情期間,各大博物館里的文物都挺“忙”,時間表排得滿滿的。

        自然博物館,3200多件動植物標本“留守”展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要定期為它們做保養,適當的“美容護理”也安排上了。

        “像這樣的龐然大物,打理起來自然要投入更多精力。”該館標本部副主任夏曉飛站在古爬行動物展廳里,指著“明星展品”——馬門溪龍骨架化石打開了話匣子,“這個大家伙全長26米,僅脖子就超過13米,維護難度可想而知。”

        夏曉飛說,發掘的化石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幾乎不可能是“完好無損”地出土,對于缺失的部分會用石膏或樹脂材料制成的仿制品補全。這套巨大的馬門溪龍骨架化石,就有十多處是后補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觀眾的觸碰,這些部分會出現褪色,因此標本部的工作人員會定期對化石標本進行補色,令展品看上去更‘精神’。”他說,這次閉館期間,標本部的三位專家就聯手對“馬門溪龍”進行了加固、上色等維護。“受出土當地土質和埋藏地層的影響,這套骨架標本整體顏色呈現出黃褐色,工作人員使用油畫料調配出與化石整體狀態最和諧的顏色,并為補全的部分進行了補色。”

        在汽車博物館,不少大型互動設備也完成了升級改造。展覽展示部工程師曹楠說:“互動展項平時難得整段時間空閑,現在正好可以進行結構檢修和定制安裝。”更難得的是,館里珍貴的“老爺車”不僅被精心保養,而且還陸續排隊拍了“形象照”。工作人員王曉琳說,與專業團隊為明星展品制作了VR,觀眾通過手機就能近距離觀看這些汽車,甚至能“坐”進去,享受一把駕駛古董車的樂趣。

        位于什剎海畔的郭沫若紀念館里,工作人員正忙著搭建腳手架,他們計劃為全館最大的文物——館舍完成一次3D掃描。文物與陳列工作室副主任梁雪松說,所有過程都是無接觸的,不會對建筑本體造成傷害。前期準備工作還在進行中,未來,這些采集工作還將移到室內。而這些數據最終將成為虛擬世界的“磚石”,可以重建一座原汁原味兒的云端紀念館。

        探秘2

        開啟無死角深度“大掃除”

        中國科技館后勤保障部負責人單根春說,科技館大門關了,工作人員開啟了一次深度的“大掃除”。玻璃幕墻、900多個展項、公共服務設施,甚至還包括展區內3米以上空間的衛生,統統都在打掃范圍內。

        “一些3米以上的大型展項,我們都搭了架子,或者使用升降機,近距離打掃,而不是簡單掃掃灰。”單根春舉例,科技館里的室內雕塑“生命螺旋”,高達47米,相當于十幾層樓的高度。清理它,需要具有高空作業資質的“蜘蛛人”出手。“五個工作人員同時作業,清理了兩天才完成。”

        另外,展廳內雖然沒有觀眾,但為了維護展品的狀態,仍需要保持通風環境。科技館600多塊空調濾網,每周都要清洗消毒。“為了迎接開館,科技館調整了空調運行的方案,關閉回風系統,只送新風。”

        汽車博物館的“大掃除”講究無死角。“從天花板到墻壁,犄角旮旯兒都打掃了一遍。”王曉琳說,有一面挑高50米的墻,全部完成了重新粉刷。場館地面上已經被觀眾踩得模糊不清的3D彩繪重新打了蠟,煥然一新。

        這些大掃除背后,還有很多觀眾看不到的辛苦。以汽車博物館的3D彩繪打蠟為例,除了實操人員,安保、后勤人員要做好服務,所有館員禁止穿越展區,辦事兒需要繞行。該館館長劉井權主管安全,每一次有高空作業時,他都要親自跟維修人員溝通,挨個兒幫助檢查安全繩是否牢靠。

        不少博物館都表示,不同于以往的清潔,此次大掃除注重了消毒環節。“消毒劑的濃度完全按照疾控部門的要求配比,既起到消殺作用,又不會對展品和人體造成傷害。”單根春說,整個集中清潔的過程持續了20多天,每天都有近50位工作人員上崗8小時以上。

        很多博物館還請了疾控部門、衛監部門等專業“外援”現場挑刺兒,目的就是希望觀眾重新走進久違的博物館后,感到舒心、放心。

        探秘3

        云看展生出許多奇思妙想

        實體館閉門,虛擬展上線,云端博物館實現“不打烊”。汽車博物館公眾教育部宣傳小編們每周都要來一次頭腦風暴。王曉琳說,“云看展不是簡單地把線下展覽挪到網上,我們希望真正用好互聯網思維,講好云端故事。”

        跟著講解員打開車門,聽一聽130年前汽車喇叭的聲音;看著科普老師打開凱迪拉克的機器蓋子,了解汽車跑起來的原理……一系列有趣、有用的直播陸續上線。今年的博物館日,該館館長還親自出馬,直播看展,點擊量超200萬人次。

        “文創產品的創作也沒落下。”王曉琳說,閉館期間,“汽車夢”系列文創上線了,一塊汽車造型的洗碗布格外受歡迎,很多人開玩笑說要買回去送給家里的男士們。

        科技館則利用自身優勢,打造了全國首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網絡專題展覽——“新的對決”。虛擬展廳里,觀眾點擊“顯微鏡”,看行駛中的列車、喧嘩的人群,找尋新冠病毒的蹤影和蔓延路徑。展覽策劃組組長王劍薇說,制作這個互動展項,是為了讓觀眾更直觀地對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基本了解。

        這個展覽上線不到24小時,就吸引了60余萬次體驗。此后,廣東科學中心、合肥市科技館、武漢市科技館、泉州市科技館等單位先后給中國科技館來函,申請將網絡展覽轉化為線下實體展覽。其中,廣東科學中心和合肥市科技館的展覽已經開幕了。

        還有一批博物館“新成果”已經在路上了。梁雪松直言,感覺他們的研究工作比閉館前還多。包括郭沫若紀念館、老舍紀念館等在內的8家名人故居紀念館還在疫情期間共同完成了一本科普讀物,預計下個月就會印制出來。“我們是小型博物館,很多基礎條件確實不如綜合類大館,但這次閉館給了我們嘗新的機會。”他說,目前紀念館的微信和網站都進行了升級,還聯合一些名人故居一起拍攝紀錄片,制作H5等。“走‘小巧’路線可能是我們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還有一些博物館啟動了文物征集工作。汽車博物館就已啟動抗疫主題藏品的征集,希望通過多種方式記錄下這段難忘的閉館經歷。

        本報記者 劉冕 孫樂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仙踪林|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在线国语5|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在线观看黄的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成年人黄色大片大全|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 99re国产视频|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澳门码资料2020年276期|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好吊色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日本口工h全彩漫画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aⅴ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青青在线视频|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欧美日韩国产三上悠亚在线看| 你懂的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真实china| 国产黑丝袜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sihu永久在线播放地址|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八戒八戒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